

日前,由茂德公集團主辦,茂德公文化傳播公司承辦的茂德公藝術館開館誌慶暨一心一藝 121生活?藝術聯展在新落成的茂德公藝術館隆重開幕。據悉,該藝術館還將是茂德公集團的辦公室,也就說是,一向別出心裁的茂德公集團,未來將在一個藝術館里辦公。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座藝術館竟由44個集裝箱貨柜打造,充滿了后工業時代的氣息。
此次生活·藝術聯展則是借茂德公藝術館開館之際,傾情聯合121·生活原地首批入駐的12位藝術家及“撈過界”名嘴馬志海,共同打造了一次生活與藝術的饕餮盛宴。畫家陳永鏘、蔣悅,書法家紀光明、文藝評論家謝有順、山水畫家孫金龍、海歸畫家羅永平、知名編劇某小丫等眾多藝術界好友都出席了本次盛會。
一心一藝 121生活?藝術聯展,“一心一藝”出自于一個非典型老板和一個跨界作家。陳文,陳宇,不同領域里的兩位杰出人物,能夠情投意合的湊在一起辦展覽。只是因為他們都是喜歡“玩”,喜歡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
陳文被人熟知更多是因為《吃飯長大》、《老兵照片》、《白紙黑字》等私人傳記寫作,但在茂德公草堂這個精神樂園里與藝術家們“玩”久了,他也成了跨界的藝人,在他看來,傳記和繪畫都是用手中的筆來詮釋對生活與生命的感受。陳文在茂德公草堂工作室名為“花房”,意為最會花時間,這便是他最與眾不同最牛之處。他的繪畫和傳記唯一的不同之處是他的畫作可能很“欺負”人,很容易讓人抓狂。一筆一只雞,三筆一片花海。他對自己的跨界之作的評價是:“我畫的是心中的風景。因為沒有學過繪畫,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讓筆和紙和墨的接觸變得更加純粹?!?/p>
陳宇的基礎標簽是老板、商人,因為他有諸葛釀、茂德公香辣醬、茂德公心瓶水、樟樹灣大酒店、茂德公草堂以及德基金。但是,除了基礎標簽外他還有另外的一個符號——生活家。作為生活家,如今已遠不止于當年媒體定義的“有一瓶酒,一只雞,一座草堂”,而更在于他對生活對藝術的理解與態度。這些年,他躲在茂德公草堂一邊偷著樂一邊和一群藝術家朋友們“大玩特玩”,不僅創作出了一系列心形陶器作品,如心形碗、心酒瓶,還有帶著濃重雷州半島生活記憶的“往事如煙”茶具,更將“德基金”課桌漂流計劃換回來的大量舊課桌進行了再創作,旨在通過這樣的舊課桌作品發動更多人支持德基金鄉村藝術支教的公益事業。
此次一心一藝 121生活?藝術聯展,除了傳記作家陳文的121幅“內心的風景”;“非典”商人、生活家陳宇的一系列“心形”陶藝作品、舊課桌設計作品之外,更有121·生活原地首批入駐藝術家紀光明、謝有順、孫金龍、劉方剛、羅永平、連君、李小明、陳俊、游能、游適任、吳祖國的藝術作品,而“撈過界”名嘴馬志海也突然玩起了藝術,他的作品注入了更多的生活及其本質的思考,經由他對自己作品的解讀,我們才恍悟:原來藝術可以這樣玩!
茂德公藝術館是館長陳宇創意、木頭玩家劉方剛設計的“聯合”作品,藝術館自萌芽起,就是一個“非典”之作。它不僅是一個關注藝術、關注設計、關注一切與生活有關的美好事物的藝術館,它還將是一個陽光向上,傳播正能量的茂德公集團的“老巢”。 藝術館總面積共1670平方米,總共用了44個舊的集裝箱貨柜進行二度再創作。其中的1020平方米是茂德公集團的“老巢”——辦公場所。650平米為多功能廳,包括了藝術展,新車發布,時裝秀,公司大型活動四大部分。陳文說,陳宇把集團公司搬進這個用集裝箱建成的后現代藝術館中來辦公,已經超出了經濟學的范疇,成為一種地地道道的行為藝術。
尊重內心,堅持做自己,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十分不易的。121生活?藝術聯展,展出的不僅是作品,還是生活與藝術的融合,是參展藝術家們對藝術的領悟和隨心所欲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