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因破產風光不再,中國車企啟動引擎,潛入底特律尋求生機。
“警察和路燈都沒了,一雙鞋可以換兩幢別墅”是對破產后的底特律最好的寫照。2013年12月3日,在美國聯邦破產法官史蒂文·洛茲的批準下,“汽車之都”底特律正式宣布破產,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產城市。2013年3月,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宣布底特律進入財政緊急狀態,苦撐4個月后申請破產保護,彼時底特律整體債務高達185億美元。巨大的財政壓力,讓這個“汽車之都”一下子成為“荒城”。
“現在的底特律已經不是以前的底特律。”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組統計數據:如果不重建轉型,底特律2014年現金流將會是負19850萬美元;長期負債將是18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整個城市共有7.8萬座建筑被遺棄,一半以上公園已經關閉;考慮到通脹調整后的因素底特律總房地產價值下降了77%……底特律儼然成為一座“廢都”。
為了應對破產,密歇根州和底特律方面的政府官員多次派人訪問中國,與國內汽車企業接洽、商討招商引資的可能,這給中國企業帶來抄底的機會。
前幾年,中國在美國的直接投資還十分有限,而去年卻已經達到了105億美元之多。中國的投資還挽救了威斯康星州的金融系統,新的豪華酒店、新的啤酒工廠、新的發動機制造公司、新的大學宿舍讓威斯康星州煥然一新,底特律也是一樣。在密歇根大學孔子學院、底特律經濟發展局、底特律中華商會顧問Tom Watkins看來,中國儼然成為挽救底特律甚至密歇根州的最佳金主。據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企業在密歇根州的直接投資超過10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超過95%的投資都與汽車相關。
作為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底特律已經把復興的希望放在中國,對于幾十年來一直靠汽車產業支撐的底特律來說,依然有不錯的汽車工業基礎和產業環境,如果能引來中國汽車企業的投資,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去年10月,密歇根州州長Rick Snyder更是為此特別制定了“中國招商計劃”。“我的目標是讓中國資本更多地流向密歇根州,讓更多中國汽車公司能在此投資設廠,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向中國汽車行業人士傳遞密歇根州是他們在美國投資最正確的選擇”。他坦言。
為了作準備,中國所謂的“四大”汽車制造商中的兩家——上汽和長安,已經悄悄進駐底特律。
長安已經在距離底特律半小時車程的地方開設一家研發機構,幫助長安提升設計能力。包括“逸動”、CS35 SUV在內,已經從底特律的專長中獲益。
長安共有四家海外設施,密歇根這個前哨專攻底盤設計,特別是中高檔轎車和SUV的底盤設計。
長安在美國的負責人李偉(音譯)通過翻譯說,“我們相信,要在美國開發汽車,一定要在底特律。”
雖然長安表示短期內沒有計劃向美國消費者推出自家產品,但是,長安在底特律的活動一直在擴大。僅僅今年,長安底特律研發中心的人數就翻了一番,達到30人。長安說,2015年前這個數字還要再翻一番。
根據州官方統計數據,超過100家和汽車行業相關的中國企業在密歇根州設立了分支機構,中國在密歇根州迄今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其中95%投資涉及汽車產業行業。在美國各州中,密歇根州獲得的中國投資總額位居第九,而與中國企業的交易量排名第三。
雖然底特律的復興之路仍屬未知,但伴隨滾滾而來的中國“車流”,中國車商能否在此找到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