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當前在我國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潮層處理方面的管理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并提出有效的處理方法,以提高民用建筑的防潮效果,以期能給各位讀者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一點幫助。
關鍵詞: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防潮層處理
前言: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力促進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而在此同時,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房地產行業還存在著其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我們的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潮濕問題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在民用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其防潮層,提高民用建筑防潮效果,避免民用建筑內部出現嚴重的潮濕現象,為廣大住戶提供一個良好的民用建筑環境。
一、民用建筑中主要的防潮方法
針對“回潮”的原因,防潮方法可采用主動與被動防潮兩種方法。
(1)主動防潮
在設計民用建筑物時,考慮“回潮”因素,采取措施防潮,這種方法稱為主動防潮,主動防潮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①提高室內地坪的標高,根據場地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資料,計算出毛細水可能上升的高度,提高室內地坪標高,使毛細水的上升高度達不到室內地面。毛細水上升帶的頂面至室內地坪不小于50cm。
②設置阻水層,防止毛細水上升到地面,采用聚乙烯薄膜防潮處理的地面可消除“回潮”。聚乙烯薄膜在混凝土與水泥漿的保護下不易破壞和老化,且施工方法簡單,造價低,材料來源充足,防潮效果好,可在住宅底層使用。具體如下:地面夯實后,做150mm厚的碎石灌漿層,用20mm厚1:3水泥砂漿找平,鋪聚乙烯薄膜2道(第二道與第一道壓縫鋪放),注意在找平層未硬時鋪放,切記不要弄破薄膜。鋪完后,澆筑35mm厚的C10細石混凝土,用鐵抹子輕拍出漿位置,隨拍打隨抹,嚴防用銳器插搗,以免造成薄膜破損。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漿作為面層。
③用燒結灰砂磚做地面,近年來,用火力發電廠的廢渣做原料燒制的灰砂磚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該磚的特點是質輕、吸水性能好。因此除用做個墻外,還可以用作地面的防水材料。地面的做飯時是:做150mm后的碎石灌漿層,用20mm厚1:3水泥砂漿找平;鋪2至3皮燒結灰砂磚;鋪完后,澆筑35mm的C10細石混凝土,用鐵抹子輕拍出漿為止,隨拍打隨抹,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漿作為面層。
(2)被動防潮
一般來說,主動防潮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不成功的時候。此時,可采用“事后諸葛亮”的辦法,及被動防潮。生石灰是一種良好的干燥劑。多雨回潮季節,可將10kg生石灰放入木箱或紙箱內,加蓋后放于床下或屋角。如天氣十分潮濕則可打開蓋子,并適當關閉門窗,曬干的木炭也有一定的吸濕能力。把一筐木炭放在屋角,關閉門窗,可達到防潮的目的。使用吸濕器防潮,現在家電行業推出種類繁多的吸濕器,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燃眉之急。
二、墻體防潮層的施工技術
為避免墻體砌筑砂漿漏漿,既浪費材料又達不到防潮效果。確定先往墻體內注防水素水泥漿,填實需壓注防水材料區域內的砂漿縫隙,再壓注防水材料。
(1)建筑外墻的處理施工
在進行建筑外墻防潮處理施工時,必須對建筑防潮層上層磚豎縫處進行有效的處理,利用電鉆進行鉆孔,鉆孔間距為兩塊磚長度,深度為240 mm,孔徑為12 mm,這些孔洞均勻的分布在建筑外墻相同水平面上;對孔洞內部存在的雜質進行有效的清理,并利用清水來進行保濕;做好水泥漿的配合比,并利用壓漿泵進行連續性逐孔灌注,直至孔洞灌注滿后,再進行下一個孔洞的灌注;對壓縮水泥漿下層水平磚縫進行處理,利用切割機順著磚縫切割寬為5 mm,深為30 mm的水平槽;用電鉆在水平槽內進行鉆孔,孔深為240 mm,孔徑為12 mm,間距為300 mm,這些孔洞都均勻的分布于建筑外墻相同水平線上。當鉆孔完成后,對其內部存在的雜質進行有效的清理;在水平槽里放置和嵌入一個半圓形狀的鐵皮槽,其埋深為20 mm,形成一條注漿渠道,在其外層抹上一層砂漿作為保護層;當砂漿層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對注漿渠道進行保濕措施,并在壓降泵作用下將注漿防水材料放入建筑外墻內部渠道中,直至其末端的孔道有漿液流出,最后對孔洞進行密封。繼續進行壓降,直至漿液無法再壓進為止;當注漿完成1天后,將建筑外墻注漿孔中的,埋管拆除,并用水泥砂漿進行密封、壓實及抹平。
(2)建筑內墻的處理施工
建筑內墻防潮護理施工工序與建筑外墻防潮處理施工工序基本相同,但是建筑內墻防潮處理施工中的鉆孔深度存在一定的區別,內墻鉆孔深度為120 mm,相對于外墻鉆孔較淺。將建筑內墻墻面存在的脫落、空鼓等部位剔除,并抹上比例為1∶3的水泥砂漿,再按照上述外墻處理施工方式進行注漿、壓漿。
三、地面防潮層的施工技術
(1)預防地面返潮的施工工序
①預防地面返潮。除嚴格按圖紙施工外,嚴把施工質量關非常重要。
②重視素土填層的施工質量。這是地面防潮的第一道防線。防潮地面的填土應采用粘(黃)土夯填,有條件時可采用3:7或2:8灰土夯填。填土應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以20cm為宜。防潮地面的填土,按回填土質要求,不得增大地基土的含水率。
(2)防潮層施工
采用25cm厚夯實青碎石干鋪墊層,粗黃砂或片石填面縫;6cm厚細石混凝土;1:2.5水泥砂漿面層。實踐證明,地面都無返潮現象,說明這種墊層隔潮是行之有效的。架空地面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架空板下的地基土仍應夯實,盡量減少潮氣向板下空間滲透。
②架空板下應有足夠的空間和通風條件。設置通風洞后,這對地面干燥室極為有利的。
③擱置架空板的地壟墻應用水泥砂漿砌筑,頂面應抹一層防水砂漿層。
④重視架空板的拼縫質量,架空板的拼縫是地面防潮的薄弱部位,若處理不當,板下潮氣將從此乘虛而入。鋪板時,板間應留有一定的縫隙,嵌縫前,應認真清掃干凈,并予濕潤,嵌縫時,用細石混凝土仔細嵌實,當板較厚時,應分層嵌實。認真養護,達到強度后方能使用。
⑤有條件時,鋪板前應在板底刷一道熱瀝青。堵塞板底毛細孔,能有效地提高架空地面防潮效果。
⑥墻基應設置防水砂漿防潮層,,與地面接觸部分的內墻面,亦應作防水砂漿抹面,高度20mm。
⑦防潮地面的室內外高差不宜小于30cm,室外應設有散水坡,及時排除雨雪等積水,防止雨水滲入室內,有效防潮。
四、施工注意要點
(1)防水材料遇水會立即進行聚合反應,因此容器應密封儲存在干燥處,用多少取多少。
(2)防水材料壓注后的手壓注漿泵,要用丙酮及時清洗。避免泵體堵塞。
(3)根據現場情況,摻加一定比例的稀釋劑,以調整防水材料的粘度和誘導凝固時間。
(4)墻體是否要壓注素漿,應視墻體砂漿飽滿度而定。如經試驗墻體砂漿飽滿。可不用先壓素漿,而直接壓注防水材料。
(5)無論壓注素漿或防水材料前,鉆孔及壓漿通道內均應注水潤濕,以避免孔道內掛漿堵塞。
(6)施工前應嚴格檢查機具和管路接頭及預埋管的牢固程度。防止壓注時脹裂。
結束語:
為了提高民用建筑的防潮效果,避免外部環境對室內環境質量的影響,施工人員必須依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采取主動防潮、被動防潮、墻面防潮及地面防潮等處理措施,避免民用建筑出現潮濕、空氣不流通、光照不足等現象,為廣大住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冰.民用建筑防潮處理措施的若干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8(26):90-92.
[2] 羅小聰.淺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層處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0,9(20):78-80.
[3] 蓋天威.淺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層處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2(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