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不斷的加快社會化進程,在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工作上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就高速公路建設中的質量管理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高速公路;質量管理
一、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工程質量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改革開放進程及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加深,我國在高速公路工程質量管理方面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然而,近年來由于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新形勢下經常會出現一些棘手的工程質量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對高速公路的耐久性和行車的安全性將會造成一定影響。
(1)投資主體多元化,行業間缺乏有效先進建設管理經驗交流和固化機制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投資主體存在多元化,易導致高速公路建設管理過程中的各自為政,行業間缺乏有效的先進建設管理經驗交流和固化機制,更談不上相關建設質量管理信息共享。同時,由于各項目業主及其管理模式各異,從而極易造成項目管理與規范化管理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往往會出現重點大型項目或者項目業主資金雄厚、建設管理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較為規范;而中小型項目、地方項目或者項目業主資金不充裕、建設管理經驗欠缺的項目,則項目建設管理水平相對欠佳。
(2)施工單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一般通過招標的形式選擇施工單位,大多數都采用合理最低價的方式確定施工單位。招投標過程中,施工單位提供的信息對業主來說,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業主往往很難辨識上述信息的真偽。在招標過程中,因為這種信息不對稱,會讓一部分實力欠缺、信用差、施工業績較差甚至假借他人資質的單位通過資格審查,被選中標。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些中標施工單位不排除鋌而走險,繞過行業行政管理部門和業主的監管,干起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的不法事情來,讓從未干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缺乏應有筑路機械設備和足夠技術管理能力人員的施工隊從事施工,從而為工程質量留下隱患。
(3)各地對用于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主要材料管理模式不統一
工程選用質量優良的筑路主材是工程質量達到優良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工程建設所用主材有的由業主招標采購,我們稱之為“甲供材”,甲供材從設計、選用、供應、使用及質量管理由業主全程參與,有利于主材質量控制;有的由施工單位自行采購,則可供選擇的范圍小,不利于業主對主材質量和使用數量的整體控制,從而為工程質量留下隱患。
二、加強高速公路施工的質量管理措施
1、在國家層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和統一的施工質量管理標準
為了便于各地高速公路建設先進管理經驗的固化和交流,有必要在國家層面,由相關交通主管部門牽頭,建立高速公路建設質量管理信息共享機制和統一的施工質量管理標準,從而打破因投資主體多元而形成的信息交流壁壘,填補國家施工質量管理標準方面存在的空白。
2、加大對施工單位管理力度,實施較大額度保證金制度
首先應堅定不移的繼續實施工程建設招標管理模式,通過招標選擇高速公路施工單位,讓實力雄厚、信用佳、施工業績優的施工單位脫穎而出。
其次,為了解決工程招標過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業主可以對不了解的已中標的施工單位實施較大額度保證金制度,加大施工單位的違約成本,這樣做有利于后期工程質量的管控。
3、提高施工單位人員綜合素質
確保高速公路建設的質量,必須首先保證施工人員的素質過硬。在某種程度上,人為因素往往會決定高速公路建設的質量品質好壞,畢竟所有的建設流程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人操作完成的,尤其是在工程施工階段,施工人員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優劣。因此,在施工階段,必須首先進行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和專業知識的再教育。尤其對工程的關鍵部分和容易出現問題的部分,應及時向施工人員提出,從而進行預防并制定相應預案,以便出現問題時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從而確保工程質量,節省成本、加快施工進度。
4、發揮監理人員作用
高速公路質量監理工作與過去的內部質量監理以及行政監督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工作依據是國家的法律法規。監理部門與人員要理清自己與施工單位以及業主之間的關系,明確監理工程師在質量控制中的權力,這樣才能使得監理工作更加可靠、有力。業主要讓監理工作與工程款的支付充分結合,未經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的項目一律不予支付工程款,從而提高監理工作的有效性。在施工方與業主損壞監理人員權力的情況下,監理人員要善于利用合同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維護監理方的權力,保證監理的權威性。
5、加強主材甲供,并進行甲供材的有效管理
經多年高速公路建設實踐證明,高速公路主材由業主甲供對工程質量是有必要的,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施工單位資金壓力,業主又能對主材進行有效管理,通過主材采購、進場、檢驗、庫存及使用情況側面掌握工程建設動態,從而達到控制工程質量的目標。
6、提高工程設計質量
工程設計的質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施工質量的好壞。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在一條高速公路上,作為一種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小型結構物鋼筋砼蓋板涵,導致其基礎不牢、局部受力不均勻而沉降以及沉降縫處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于設計單位前期地勘不仔細、設計或者對基礎的加固考慮不周全所導致的。這種問題一般的解決辦法只有返工或者對其基礎進行二次加固處理,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并影響了工期。
7、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質量保證
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都存在路面早期破壞這個問題,而通過大量的試驗我們也不難發現,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工作的重點應放在結構組合設計、配合比設計、施工工藝、路面的材料、公路排水防護等這些問題上,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還要依賴科技的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理念,這些方面的綜合應用研究也將成為日后我們工作和科研的重點。
三、現代管理方法在高速公路企業工程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1)對施工單位而言,建立和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制定全面、有效的工程質量管理制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并使之持續有效地發揮作用是保證施工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這就要求施工項目經理及各部門負責人,要依據質量保證體系來組織分工協作,各負其責,從而落實本標段質量控制、檢查和驗收等具體工作。這將從根本上杜絕領導一言堂的現象,使整個施工工程的質量得到全面客觀的控制和管理。
(2)對高速公路業主來說,針對工程建設質量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可適時在參建各方間開展矩陣組織管理模式或扁平式管理模式等新型管理模式,強化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高速公路參建各方而言,尤其是施工單位,要積極開展 QC 小組活動,更好地推動質量管理工作積極開展。QC 小組活動不僅是推動質量管理工作全面展開的有效形式,也是職工參加工程技術質量管理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要開展以圍繞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消耗、文明施工、為用戶服務的宗旨開展活動,而這些活動的出發點都必須要將企業的方針政策和本工程項目的特點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劉欣.以完善的公路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為基礎開展公路施工質量管理工作[J].公路與橋梁,2009.4.
[2]陳坤林.談談怎樣加強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質量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