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交通作為經濟發展的依托,在我國經濟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水運交通是我國交通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營情況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創建工作。因此,本文將從水運交通中的港口、碼頭以及航道在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淺談,以期能為我國相關研究建設工程提供一份參考資料。
關鍵詞:港口;碼頭;航道;設計建設
港口、碼頭以及航道作為水運交通的基礎設施,其設計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水運交通情況的好壞,是水運交通中最重要的一環。而他們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例如港口水工建筑物一般包括碼頭、防波堤、護岸、船臺、滑道、船塢等方面,而碼頭則是港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航道和港口以及碼頭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航道為船舶進出港口提供特定的安全航行路線,也就是說只有在航道滿足船舶航行的基礎上,港口以及碼頭才能發揮出其的根本作用。因此,在三者的設計建設上,即要考慮自身的條件又要從全局出發,進行全方位的統籌工作。
一、港口的設計建設的要點
(1)建設功能多樣化,分區合理化
目前,我國傳統港口在功能設計選擇上還比較單一,從實際實踐情況來看并不符合現代化產業對港口建設的需求。因此,現代化港口在規劃設計時,一定要劃分出多樣化的功能區以及做好相關配套工作,在功能區的設計上還要注意承上啟下的布局工作,盡量要求相關聯系功能區相近。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現代港口作為綜合的大型交通服務系統,其在基礎設施層面的要求較高,隨著世界航運事業的發展,船舶停靠對港口的基礎設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現代港口的基礎設施設計上,要不斷引進新的技術以及相關人才,在對國外、國內先進的技術以及實踐經驗的參考后,根據本身地理條件和經濟要求進行設計建設工作。例如,在場地設計中結合本土文化的要素以及設計相關的娛樂設施和景觀。
(3)結合本土文化
在港口的設計工作中,還要加強對港口文化的挖掘工作。港口文化作為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達到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是沿水居民的獨特文化。雖然,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港口活動已經由原先單一的碼頭經濟轉變為多元化、高度集成化的經濟交通活動樞紐,但是港口文化是港口碼頭綜合文化的延伸。因此,在現代化港口的設計上,一定要加強對先前碼頭文化的挖掘工作,在符合現代經濟活動的前提下,進行糅合創新。
二、碼頭的設計建設要點
碼頭按照平面位置分類,可以分為順岸式、突堤式以及墩式等,而根據碼頭與岸的連接方式,順岸式碼頭可分為滿堂式和引橋式。
(1)加強與港口的聯系工作
碼頭作為港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設計的過程中,參考港口的設計方案將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只有在根據港口的實際建設情況下,對碼頭進行專項的設計方案建設才能符合水運交通的整體要求,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港口碼頭的作用,為相關船只提供卸貨以及客船旅客的陸地連接點。而在整體的視覺上,兩者存在著一體化的作用,如果碼頭和港口分別進行不同的設計方案,視覺效果可想而知。
(2)加強與航道的聯系工作
一般來說,碼頭是航道對陸地的順延點,也是航道的盡頭,一個碼頭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航道的航向所決定的。因此,只有在根據航道在實際設計建設的情況下,對碼頭的地址進行選擇建設才能發揮出其功效。
(3)轉變觀念,發展附帶經濟
碼頭作為古來名詞,自古以來在我國的經濟交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現代經濟水平的提高,碼頭開始從之前的通航渡口轉變成度假旅游基地,因此在碼頭的設計工作中,可以轉變觀念,結合本地的碼頭文化,加強對碼頭文化的宣傳工作,提出碼頭旅游的新觀念。
三、航道的設計建設要點
航道在設計層面主要包括航道選線、航道尺度以及導助航標志等設計工作,而其作為一項系統的建設工程,在各領域均有體現,現只從航道設計建設工作的主體出發,對我國航道的設計建設工作進行淺談。
(1)航道的選線
在航道選線的工作中,流行著這么一句話“操船安全,挖方量少、施工期短、疏浚維護方便”,這句話充分的體現的航道選擇的標準。而在實際的設計建設前一般要做好對地形、水文以及地質的勘察分析工作,在航道的選線上一般要求水文比較穩定、泥沙相對較少以及水底地形比較安全的航線。還要加強對氣象的了解工作,充分考慮航運交通的安全問題,盡量選擇氣象相對穩定,無大風大浪的航道。還可以利用洋流以及順風向等自然的能力來提高航運效益。
(2)航道寬度的選擇
在航道寬度層面的選擇上,一般要求最低水位時航槽斷面水深處兩底邊線之間的寬度符合相關船只的通行能力,以防相關船只的擱淺。它在設計的內容上,要求航道的寬度同時可以容納兩艘符合航道航行的船只同時平行航行,一般情況下,兩船平行航行時會發生吸引力,進而導致兩船的發生摩擦碰撞的情況,因此要加強對相關物理量的測量工作,確保預留距離達到最小。
(3)泥沙疏浚的規劃設計
近年來,由于部分航道的泥沙淤積問題導致了相關航道作廢以及安全事故頻發問題的出現,造成了相關財產的損失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在航道設計建設的過程中要提高對這方面的考量工作。其中的具體措施有,1、加大對航道的原斷面進行勘察分析工作,理清航道中出現泥沙淤積的可能性,對航道中的水文以及泥沙流量進行科學的分析預算工作。2、提高日常勘探工作,實時實地的對航道的要求標準進行公布,加大對相關泥沙疏浚工程的資金、科技以及人力資源投入,確保航道安全可靠。
結論:本文只是對港口、碼頭以及航道在實際設計建設中經常性出現的問題進行淺談,對我國在三者的設計建設上聯系的缺失進行研究探討。以期能為我國的相關設計建設工作提供一份淺陋的參考資料,而在實際建設中,還需要我國相關設計人員進行大量的考察以及創新性思維設計工作。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多的遇到這方面的研究探討話題。
參考資料
[1]孫家康.中國內河航運發展格局分析[J].世界海運,2010,(10).
[2] 李光顯.港內錨地規模對沿海集裝箱港區航道通過能力的影響研究[D]. 大連理工大學,2010 .
[3] 黃夏幸,鄧鋒,鄒炳生.珠三角港口改造引發的通航安全問題[J].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