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的高質量是保證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的前提條件,建筑結構的樁基施工是構建整個建筑物的基礎,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質量好壞。在樁基施工中要根據不同施工需要選擇不同的樁基類別,施工時要尤為注意樁基的牢固程度和可靠性。文章將詳細闡述有關樁基施工的內容。
關鍵詞:樁基適用范圍;樁基選擇;施工方案
一、引言
樁基施工被廣泛應用于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多與施工要求不符,達不到對施工地基的穩定性和堅固性的要求,此時就需要依據實際地質條件進行樁基的設計和施工,增強建筑物地基的深度和穩固性。好的樁基施工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其發生沉降的速度。根據不同的施工需求可以選擇材質不同的樁基,常見的如混凝土樁和剛樁等等,樁基入土方式也有所不同,可以選擇灌注法或者壓入法等方法,在下文中將具體舉例說明。
二、樁基處理的基本原則
樁基的質量好壞是影響整個建筑的重要問題,如果樁基質量問題不能及時妥善解決,將為整個工程帶來巨大隱患。因此,處理樁基問題應該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1)明確問題的范圍和性質,應建立預處理方案,方案針對性明確;
(2)事故處理方案要經濟可靠,對于尚未施工部分應針對已出現問題及時提出完善和防護措施,以防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3)事故處理不能拖延,以防疏漏,留下隱患。例如:柱成孔后,應及時查驗樁孔嵌入持力層的深度、樁孔垂直度、沉渣厚度以及巖石強度等等,各項數據指標都應與預期設計嚴格相符。如有不同,應該及時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4)應全面綜合的考慮現有事故可能對后續整個工程帶來的影響。例如:采取補樁法處理事故時,應該同時考慮是否會損壞較低的臨近樁或者混凝土的強度。
三、工程中樁基施工的具體方案
3.1、樁基施工的適用范圍
樁基施工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它是通過人為方法在土質較軟或者不適宜施工的地質層上架設樁基礎結構,提高地基的穩固性,滿足建筑物的基本安全需要。一般情況下,樁基礎常見于如下建筑和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橋梁施工,大型建筑物施工,超高型建筑施工,以及防御滑坡工程,這些工程對于地基的要求極高,因此多在地基施工中采用樁基礎結構進行加固,防止建筑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發生破損坍塌的危險情況,造成財產的損失甚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樁基礎在施工中應該注意測量土層的硬度,如果土層較軟無法達到施工要求,可以人為對土層進行壓實,降低土層的沉降幅度,待土層狀態穩定后再開展施工作業。在樁基施工時要注意施工方法和材料的選擇,不同的建筑施工其對于地基的承載力要求是有區別的,這就為施工選材的合理性提供了參考依據,施工方法的選擇要遵循科學合理安全的原則,力求最大程度的實現施工效果。此外,施工安全是要時刻謹記的,一切施工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爭取實現事故的零發生率。
3.2、解決樁基施工中事故的措施
樁基施工經常會發生各種施工問題,最為常見的有施工材料質量問題和地質勘探資料不實導致施工事故的發生,在施工時操作方法不當也會經常引發施工事故。例如,在鉆孔過程中孔眼的坍塌事故,灌注混凝土時的導管掩埋事故,下樁時發生的斷樁事故等等,每一項事故都會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一旦出現施工事故,就要果斷的采取應對措施,分析事故原因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只有找出事故發生根源才能快速地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確定具體方案后要立即對事故后果進行補救,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避免施工重蹈覆轍。
四、針對不同樁基施工問題的操作方法
針對施工現場的不同環境要制定不同的樁基施工方案,樁基施工主要包括預制樁施工和灌注施工兩種方法。
4.1、施工樁基選擇為預制樁的情況
4.1.1、預制樁為混凝土材料的操作流程
混凝土樁以其結實耐用,負荷力強,制作方便等優勢受到各類施工工程的青睞。選擇混凝土預制樁作為樁基材料時,要對混凝土樁質量嚴格把關,對樁制作流程全面掌控,既可以選擇施工時同步進行,也可以預先定制;混凝土樁的強度根據施工方法不同可以稍有區別,但必須達到最低起吊和運輸的標準;混凝土樁的長度和粗細可以視現場要求而定,堆砌層數要以三層為上限,以防壓制變形或斷裂;混凝土樁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加長操作,此種操作可以運用多種操作方法,且一般在打樁工序中完成。
4.1.2、選擇預制樁為鋼樁的操作流程
鋼樁制作所選用的原料要符合工程實際需要,包括對強度和結構精密度等指標的測定;鋼樁在生產和運輸環節要進行防腐處理,避免存放在濕度較大的地方,施工之前,要對鋼樁進行必要的除銹操作,為下一步的涂層操作做好準備;鋼樁焊接時注意接口的對接要精準,盡量減少誤差,而且焊接的角度也要符合施工標準,焊接完成后,要及時清理殘留雜質;鋼樁運輸要謹慎小心,避免發生磕碰和損壞,如有損壞要及時修補或更換;下樁時要注意位置和角度的準確性。
4.2、采用灌注方法實現樁基入土
4.2.1、沉管灌注樁的施工
在進行沉管灌注樁施工時要先進行開孔,在開孔時,通常采取錘擊振動、振動沖擊等方式進行。在錘擊過程中,必須要根據樁的直徑來選擇錘擊的重量,一般采用的樁尖直徑為400-600毫米,灌注樁的長度要小于30米,只有符合條件的灌注樁才能被錘擊到硬粘土層。采用上述開孔方法優點在于:設備結構簡單、易于操作,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速度還可以降低了經濟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缺點就是容易發生故障,不能保證施工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設備存在缺陷、操作技術不成熟等。
驗收方面:在完成成孔后,主要就是制作鋼筋籠,需要對其進行固定,這個步驟完成后,必須要實行檢測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澆注工作。
澆注方面:在進行水下澆注時,需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在進行比例實驗時,塌落程度要滿足相關的規定,通常在18-21厘米之間,灌注時為了便于對隔水栓的排除,導管離孔底的距離必須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一般控在25-35厘米,樁徑的大小也要符合施工要求。
4.2.2、挖孔灌注樁施工
挖孔樁必須要做好挖孔工作,在灌注樁的施工順序上,一般都是相似的,施工方法也遵循相關的原則,在挖孔樁中所采取的開孔方法有所差異,具有廣泛性,不僅可以采用人工挖孔,還可以采取機械設備進行開孔工作,人工挖孔時要注意施工安全,挖孔樁所采用的直徑一般大于1米,深度也要滿足相應的規定,一般是14米,如果樁徑在1.3-1.5米之間的,那么相應的裝長度要控制在20米以內。
保護方面:在施工中深度挖到0.9-1.0米時就要進行護壁措施,可以先向孔壁四周噴射混凝土,再準備鋼筋的連接工作。在挖孔過程中,到達一定的深度時就要進行擴孔,才能進行鋼筋籠的安裝工作,再進行混凝土澆灌工作。
4.2.3、鉆孔灌注樁的實施方案
鉆孔灌注樁與其它灌注樁的方法步驟基本相同,但設備的使用卻不一樣,灌注樁一般使用回轉機進行鉆孔工作,樁直徑與承載力取值范圍都不一樣,在實施開孔操作時設備要注意做好防滲透措施。開孔施工前要提前進行樁口清理工作,保證后續灌樁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結束語
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材料和方法選擇十分重要,而且還要運用專業的施工技術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操作。樁基施工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它將不利的施工條件轉變為可以達到施工要求的環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法。樁基施工在保障建筑質量方面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它提高了建筑物的穩定性和耐用性,使建筑物更加安全實用,符合人們對于建筑安全性的標準。
參考文獻
[1] 李善凱.芻議建筑工程中樁基施工的幾個問題[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9)
[2] 陳仁慶,劉明濤.淺談建筑工程中樁基的施工技術及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3(23)
[3] 李會軍.淺談建筑施工中樁基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6)
[4] 張希波.我國建筑用常見樁的特點及施工工藝[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