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當下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危機視角出發,闡釋房地產行業為迎接新一輪的成長,以從事房地產企業管理與營銷的立場,探討面對激烈競爭,企業員工對自身發起挑戰,認真反省,總結,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職業素養,為企業,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利潤,同時為自身所從事的行業,能夠長久健康發展,有一個明確,積極的職業生涯規劃。
關鍵詞職業素養;成長;規劃
作為職場大家庭的一份子,職業素養的必要性和意義不言自明。2014年初,房地產行業從火熱的局面,逐漸冷卻下來。因此很多業內人士稱:地產行業的十年黃金期已過,接下來的白銀期依舊是不錯的。且不說這樣的說法對與否,先從房產對客戶的意義這個角度思考一下。多數人一生最大的花費是在房產上,因此顧客對房產的質量要求之高是不言而喻的。現在人們從關注品質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住房的氛圍。從這個角度講,房地產行業已經轉入紅海,未來能夠生存下去的企業,依靠的絕不是黃金時代的市場,而是住房的高品質,甚至是精致。
而精致的住房,必然要有高質量的企業,企業固然要有好員工,市場評價標準在經歷了資歷取向、能力取向之后,正在向素質取向發展,因此本文從人力資源的角度,淺談符合房地產企業未來發展戰略和業務要求的職業素養。
一、自省、膽大心細的高效執行者
“自知之明,更重要是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缺乏什么,未來要補充什么”這樣的一個自省模式,是必要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關鍵是要找到適合發揮優勢的平臺和機會。同時,我們也要大膽嘗試。不自省,很容易蠻干,創造不出更加優秀的房產品;膽子不大,或沒有勇氣,可能會失去機會,關鍵要取個平衡。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在我們大膽嘗試時,為了避免蠻干、少出錯,必須做到心細,這就要求我們做事要精細。
這里著重提出文案的重要性!有時,看到個別單位的工作總結報告很不工整——行政部在各時間節點匯總工程部、營銷部、財務部的工作報告后僅僅“復制、粘帖”到一起,甚至沒有通讀過——這就出現項目公司的報告中出現人稱錯誤,可笑又可氣——從讀者導向來說,這是對讀者的很大不尊重。這個社會、行業內總體上不缺人才,缺少的是好的平臺,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擁有一份好工作是稀缺和幸福的。由此,高效執行是對職場員工的基本要求,更是對房產企業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故,企業員工都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個“高效執行者”。
二、熱情、有責任心的溝通高手
(一)溝通是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也可以說管理者主要任務。房地產企業本質上是一個資源整合者,溝通的對象和內容也多于其他行業。如前期人員需要與設計院、政府各職能部門溝通;工程部員工需要與各承包商溝通;客戶經理需要每天與珍貴的客戶溝通;財務部員工需要與銀行、稅務部門溝通等等。很多工作都是溝通出來的。
(二)熱情、責任心——職業素養最基本的體現,其重要性自不必說。但不夠熱情、責任心欠缺是常見的現象。在企業里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缺乏溝通。事實上,越是職業素養高的員工越愿意溝通,在助人的過程中成長,合作共贏。
引導、敦促員工善于分析、討論,是管理者的又一大工作,也是員工的必修課。因為,作為集團職能部門,每一個員工都是管理者,都要善于溝通協調、善于分析并解決問題、善于在細節處總結積累并編寫標準化文件。工作,很大程度是溝通出來的。
三、干練、有洞察力的業務能手
干練,要求我們做事應善于思考,思考要系統、有重點。洞察力,要求我們在充分理解工作的意義后,能很快把握住問題的本質,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
在前不久,參加杭州某房產銷售渠道的工作,在被分配到濱江各小區,做些尋找展點,以及案場拉客和布置案場的工作,我發現:精確定價、統一說辭、《銷售提成制度》是案場營銷管理最核心的三個要素。
現代企業需要匹配的制度來管理經營,而經營制度與員工的執行動力又是互為左右手的關系。職業素養高的員工會自愿溝通、交流,,因為他們知道制度的作用在于降低工作中的協調成本。
四、變通、善于學習的創新者
為探索更好的內部管理方式,在進入某部門初期的工作方法是:將各項具體業務、制度建設等工作放開,要求部門同事分工不分家,積極獻計獻策。但實際情況是:很少見到好的想法,能夠碰撞出“火花”。仔細的思考后,我發現個別同事不善于學習、總結!其實,平時在讀報、交流、時,應該把同行一些好的動向記下來,目標是把一切好的知識登記積累起來!很多同事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進步,并快樂成長。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變通,做出了以下總結:
1)不急于下結論,打開分析的深度和廣度;
2)在批評別人工作不力之前先問問自己是不是把工作做到足夠好!善于學習,一是向身邊榜樣、向人類歷史長河中一切遺產學習;二是要學會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我對創新的理解是:學習很多家,再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合理調整、完善,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那就是創新!管理創新無處不在!說白了就是合理的改進、有針對性的完善。
五、寬容、激情四溢的領導者
“真正的領導者離開了職位還有追隨者”。這是非常高的要求,領導不應該是其職位帶來的,而應該是其“魅力”給予的,如豐富的經驗。領導者的自省模式應該是:“離開了職位,我還算是一個合格的領導嗎?”如松下幸之助,當年在被日本占領軍列為“財閥”,并將被驅逐時,當地工會不顧一切利害關系,聯合抗議,拯救了處在風口浪尖的松下幸之助,也拯救了松下電器公司。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即使不在領導崗位,只要擁有某方面的領導力,也一樣可以成為領導者。領導者首先應該是有激情的,因為有激情的人更愿意去激勵別人。浙江大學陳勁老師認為:領導力=愿景力×溝通力×激勵力。
管理講究匹配,有什么樣的員工就應該有匹配的領導方式,優秀的領導應該是懂得做伯樂、并把領導當做藝術。當前,企業界整體員工隊伍的執行力和職業素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就需要寬容。古人說: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應該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準。
參考文獻
[1]許亞瓊,活動導向的職業素養研究[J].2010:1-61
作者簡介
梁小龍,性別:男,籍貫:江蘇徐州,出生年月:1990,10,就讀于浙江工業大學,經貿學院工程管理專業,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