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我非常喜歡的女演員,生完孩子沒多久來上我的節目,滿臉洋溢著初為人母的喜悅。節目中,她大方地講述著她的戀愛、婚姻和可愛的孩子。她的先生很有才華,也是位大導演,眾多想要上位的女演員都會飛身撲上。可是,她絲毫也不擔心。我們也覺得她無須擔心,坐在對面的她是那么可愛、幽默、睿智,更有殺傷力的是她擁有驕人的美麗。
兩個月后,她卻離婚了,帶著孩子離開了那個男人。
從頭至尾,媒體沒有拍到她一滴眼淚,也沒有聽到她一句惡語相向。難道她心里不恨嗎?
其實,她只是情商太高,把傷害降到了最低,不想讓自己和孩子成為大家的笑話。身為娛樂圈的紅人就要有這種氣質和擔當,好或散都是自己的事。
我有個朋友,只身來北京求學,認識了一個北京姑娘。女孩想出國深造,可外語又不過關,他在戀愛之余又成了女孩的私人家教。兩年之后,男孩留校當了助教,女孩去了英國。他在北京完全擔當起女婿的角色,未來岳父家有一點風吹草動,他總是在第一時間出現。逢年過節,他甚至不回家,留在北京陪著兩位老人。
一年后,女孩在郵件里通知他分手,原因很簡單:她愛上了她的同學。她說:“別告訴我爸媽我倆分手的事,好嗎?”他同意了。女孩又說:“到了合適的時候,我會主動跟他們說的。”
一天,女孩的父親突然昏倒送進了醫院,他連續兩個星期伺候在病床前。女孩帶著男朋友從國外趕回來,看到病床上的父親和床邊的他時,不知道說什么好。而父親看到女兒身后的陌生男孩,一切都明白了。
愛一個人到什么程度,通常是在分手時見分曉。我沒有朋友那么崇高,也做不到他那么偉大,但是我尊重他。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愛去澆灌著一朵明知道開不了的絹花,他懂得什么叫優雅地放手。
放棄與放手,只在一念之間。放棄是妥協,犧牲了本來應該屬于你的東西;放手是智慧,放下了那些從來就不是你的物件。
人生中,有兩個字可以為你開啟許多扇門——“拉”和“推”,可惜的是,很多人卻選擇了“沖”和“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