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住在老家的母親突然打來電話,說是家里的舊電視不能看了,讓我回家時從城里捎回一臺。我答應了母親的要求,托人從市內的大商場買回一臺,并于國慶長假期間驅車給父母送到家里。母親自然高興,當即數出一摞錢遞到我手中,被我笑著拒絕。我調侃著告訴她,這臺彩電是用我的稿費買給家里的。
母親訕笑著將錢收回,卻話里有話地叮囑我幫她隱瞞一件事:若這兩天姐姐回家問及彩電一事,就說是他們自己出錢買的。見我疑惑,母親嘆了口氣,慢慢向我道明了原因。
原來姐姐這兩年的性格變得敏感而多疑,每次回家,見我大包小裹地往家里搬運東西,她外表雖然高興,內心卻是極度自卑,總感覺自己虧欠了娘家什么,母親是擔心姐姐得知我給家里買了彩電后,會覺得更加難堪。
母親的話簡單而直白,卻讓我即刻理解了她的苦心。其實,在我們姊妹二人當中,姐姐的性格要相對隨和一些,她與母親的關系也較我親近,只是她的家境一直不大好,婆婆患病,丈夫下崗,租種的幾畝大棚菜田又因經營不善連續幾年沒有盈利,因而孝敬父母的事我向來不比她,父母的吃穿用度和大小事情樣樣由我來承擔。想不到的是,我的這種直白的行孝方式居然給她帶來很大的壓力,難怪好長的一段時間,姐姐一直疏于與我聯系。
由此看來,行孝也應是一件低調的事,且不可因自身的富足和擁有就變得肆意張揚起來。那樣做,只會影響到兄弟姊妹間的一團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