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央視播的《庭審現場》中,一位51歲的父親滅門兒子一家四口,真可謂殘忍到極點。但他那被殺的兒子對他也是夠殘忍的,見面就拿刀砍他。
父子如此互相仇恨令人難以理解,當這個父親講到一個細節時,我立刻明白了,他說這個兒子是從小放在姥姥家養大的,直到六歲才回到自己身邊。兒童時期分離僅僅六年,這就是父子仇恨的一切根源。他們之間的親情鏈條在這里斷裂了。我很早就對這種親情斷裂的嚴重性感到吃驚,但父親滅門兒子全家的案件還是第一次看到。
說來有些不可理解,只要孩子在幼兒時跟父母分離,哪怕只有幾年,長大后就再也無法把這段時間補上。朋友俊德的女兒因為計劃生育送到朋友家養大,到11歲接回來時,她公開說對親生父母沒感情。后來俊德的兒子死于車禍,她成了俊德夫妻唯一的親人了,按說和父母的親情應該重新連接起來,可是這孩子去了上海就再也不回這個家。
女作家孫桂麗有一個妹妹,是小時候送到姥姥家養大的,結果回來和這些姊妹不能好好相處。我問為什么,孫桂麗說,我也說不清楚,就是看她不順眼。
艾青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名作,而那個大堰河就是他的乳母,在乳母身邊長大的艾青一生都是對這位乳母的感情遠勝過親生母親。中國最后一個皇帝溥儀一生真正有感情的女人只有一個,就是他的乳母,而不是他的母親。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把孩子送到別人家養大是件非常危險的事,大部分都是送出去就再也找不回來。因為親情這根鏈條一旦斷裂,就再也接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