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死后,史思明自立為大燕皇帝,繼續叛亂,并率軍西征。攻占洛陽后,恰逢櫻桃成熟的季節,史思明讓人摘來新鮮櫻桃,與手下悍將們戰隙尋歡,飲酒作樂。
史思明品嘗著新鮮的櫻桃,忽然思念起兒子、懷王史朝義來。他安排專人給留守燕京的兒子送去一籃櫻桃,說一半給兒子,一半給宰相周贄,還當場寫了一首《櫻桃詩》:“櫻桃一籃子,半青又半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贄?!鄙磉吶思娂姽ЬS皇帝才華橫溢,但也有人善意地提醒說,若把三句和四句對調一下,才合韻律。史思明一聽,怒道:“我兒子豈能屈居宰相周贄之下?” 史思明愛子情深,但他兒子后來竟然發動兵變,殺死了自己的父親。
北宋年間,杜默特別愛寫詩,但詩才拙劣,常鬧笑話,以致后人把言事不合格者比喻為“杜撰”,“杜”說的就是杜默。
蘇東坡讀過杜默一首《送守道六子詩》,詩曰:“學海波中老龍,圣人門前大蟲。推倒楊朱墨翟,扶起仲尼周公?!碧K東坡深感反胃,忍不住打趣說: “我看杜默的豪氣,那正是京郊學究先生,飲了私酒、吃了瘴死牛肉,醉飽后所發!”
解縉是明朝大學者、大文豪,《永樂大典》的總編輯,與楊慎、徐渭并稱“明代三大才子”,曾是朱元璋最欣賞、最信任的大臣,官至內閣首輔。有一次,解縉陪朱元璋在御花園釣魚,解縉釣到了魚,朱元璋卻一無所獲。解縉看到朱元璋面色不悅,便吟了一首《釣魚詩》:“數尺絲綸落水中,金鉤拋去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朱元璋一聽,轉憂為喜。不過,解縉才名和人格卻因這首馬屁詩而損毀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