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玉柴新區產業規劃與實際建設的情況,對玉柴新區的規劃結構、居住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交通組織等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玉柴新區;產業規劃;工業區
玉柴新區產業規劃(以下簡稱“玉柴新規”)位于玉林市城區南面,北面南流江和東面黎湛鐵路將玉柴新區和中心城區、江南區分隔開來,位處城市下風向。玉柴新規的規劃性質是以發動機產品和工程機械兩個產品鏈為主,多個產業群于一體的世界級柴油機生產基地、工程機械制造出口基地及國家級新型工業化機械產業示范基地;是綠色發展,工業經濟和城市建設同步互動發展的示范區;是集生產、流通、休閑、娛樂、生活于一體的配套功能齊全的動力新城。
一、規劃結構
在過去的城市規劃中,對工業區內部用地的規劃欠缺比較細致的考慮。沒有考慮用地的合理性、多樣性,單純的布置工廠,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內容。其實,工業區除掉他本身的特殊性外,主要是以工業用地為主,其本身還是具有多樣性的。規劃的時候,必須要考慮未來的發展,畢竟工業區規劃最長的期限是20年,要對20年后城市的發展要具有大膽的預測,對用地應加以“控制”,以保證工業區的建設能有秩序的進行。
根據玉柴新區的功能分區規劃,其規劃結構為“一帶、兩鏈、三基地、四群”。
一帶:是以北面南流江生態綠化帶為主,打造成為一條集休閑、娛樂、生活為一體的濱江休閑居住生活帶。
兩鏈:是以黎湛鐵路東西兩面的工業形成的發動機產品鏈、工程機械產品鏈。
三基地:是以新區北面、中部的現代商貿基地、科研監測基地和現代教育基地。
四群:是以新區內中部、東南角形成的產業群,分別是新興產業群、零部件產業群、新能源汽車零配件產業群和汽貿物流產業群。
玉柴新規的規劃結構,有利于生產的協助,原材料的綜合利用。“一帶、兩鏈、三基地、四群”,對產品的配套生產加工減少了運輸環節,形成了緊密合作的產業鏈。由于產業的集中,多企業可以共同建設使用,在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方面,減少了設施的建設成本。在交通運輸方面,由于交通的便捷,同時分散了交通和人流,避開了市區交通,減緩了市區的交通壓力。
二、居住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玉柴新規充分的考慮了產業銜接,為工業生產提供有利條件外,組織好職工生活福利也是玉柴新規的任務之一。由于,玉柴新區離城區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為方便職工工作生活的出行,玉柴新規結合了北面南流江,新區北面的南流江濱江休閑居住生活帶、玉柴新區中軸線玉柴大道兩側用地、西南角長船嶺和五崗嶺中間的居住用地,為職工及因各種公務來往玉柴新區的人民提供生活服務便利。
根據玉柴新規的規劃,工業區內的居住用地布置地點適中,方便職工上下班時使用,公共設施用地服務半徑合理,規模適中。商業金融設施用地聯系緊密,易形成商業帶。
三、交通運輸
由于玉柴新規定位的產業是以制造業為主,排污量不大,在生產過程中,一般不會對外排放有害物質。工業用地的交通運輸條件關系到工業企業的生產運行效益,直接影響到吸引投資的成敗。因此,新區在各工業地塊需要形成產業鏈,工業區毗鄰公路、鐵路布置,減少各企業之間的交通損耗,降低了生產成本。
(1)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的特點是運量大、效率高、運輸費用低。玉柴新區緊鄰東面的鐵路貨運站,洛湛鐵路(洛陽至湛江)、黎湛鐵路(黎塘至湛江)、玉鐵鐵路(玉林至鐵三港)均從玉林經過,對貨物運往珠三角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等地區,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降低了運輸成本。
(2)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建設快、基建投資少,是城市的主要運輸方式。因此,玉柴新規利用現有的公路,形成便捷的交通聯系。高速公路只需從新區西面的城市快速路二環西路,即可到達。途經玉林的高速路有廣昆高速、玉鐵高速,滿足了玉柴新區對交通運輸的要求。
四、綠地規劃、環境保護
工業區規劃一直以來,往往比較關注的是工業生產建設條件的建設,而對工業區的綠地規劃、環境建設、環境質量注意得不夠。如今,環境保護問題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工業區規劃上應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對于工業區的環境整治,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應有環境質量評價內容。
通過判斷工業區定位的企業類型、規模,為用地進行合理組織,避免相互干擾,提供環境技術依據。
2. 要組織好綠化建設
工業區的綠化問題,在過去一直被大家忽略。但在早幾年,曾經提出過“花園式工廠”的做法,這曾是不少城市引以為豪的追求目標,甚至被列入“文明工廠”評選的“硬指標”。然而,這種“草坪大得像足球場、廠房只有一小片”的以浪費土地資源為代價的“花園式工廠”,近年來已被紛紛叫停。過分的在工業區內追求綠地率,造成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資源被浪費的嚴重問題,是用地不科學的表現。
根據《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國土資發[2008]24號)第四條第五點中明確指出,“(五)工業企業內部一般不得安排綠地。但因生產工藝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綠地的,綠地率不得超過20%。”因此,在工業用地內的綠地必須合理的安排布置,但是不能出現“花園式工廠”這種情況。
3. 布置綠化應符合功能要求
玉柴新規中的綠地是根據不同的用地情況規劃,合理的安排好工業區內的綠地,減少了工業對外界的影響。居住區內的公共綠地主要分布在二環南路北面的居住生活區,以綜合公園、社區公園、街旁綠地的形式分布。南流江兩側規劃的生產綠地,與南面的濱江休閑居住生活帶相對照,形成獨特的濱江生態景觀線,提高了工業區居住生活的品質。鐵路兩旁的生產綠地減緩了鐵路對兩旁的用地造成的噪音干擾問題。玉博大道、玉發大道兩旁設置防護綠地,不僅豐富了道路兩旁景觀,也為減輕未來交通壓力預留用地。保留了新興塘公園、仙鶴園、長船嶺現狀林地、水域,對保護環境,尊重地形地貌起著重大作用,構成了工業區的“綠廢”。
玉柴新區產業規劃及其后的開發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工作。這里談到的幾個問題,并不包含該規劃的全部內容,只是選取部分重點討論。該規劃是結合現有政策、法律法規,當地發展形勢,產業展望作出的科學規劃,對推動當地經濟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德華,同濟大學[M],北京:這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