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老工業城市改造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關于工業遺產保護的問題,指出了工業遺產保護的重要性。然后文章介紹了國內外關于工業遺產保護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情況,最后,文章關于工業遺產保護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并指出,在工業遺產保護的過程中,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只有解決好了這些問題,才能真正將改造與保護很好的結合起來。
關鍵詞:老工業城市改造,工業遺產,保護與改造
1.老工業城市改造中遇到的問題
加快調整改造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一個關乎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目標的戰略決策。老工業基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曾經為新中國的崛起和發展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他們正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逐漸增多,這些地區的持續性發展遇到了困難。借著政策調整的東風,老工業城市的改造勢在必行。
在國內現有的理論研究和改造實踐中,仍有很多地方對舊的建筑一概采取拆除重建的辦法,片面追求短期利益,不僅是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也同時磨滅了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作為中國工業的搖籃,代表了中國工業的崛起,也包含了幾代人的夢想。對待這些建筑不能只是一味的拆了重建,在發展的同時對他們進行適當的保護,已經成為了老工業城市改造當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工業遺產的價值
盡管一些大工業時代的建筑已經逐漸無法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然而,這些設備和廠房,都是歷史長河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都有著重大的意義,都值得后人去保護,研究和借鑒。
首先,工業遺產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工業活動結束以后存留下來的建筑,設備,工藝等,是當時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人類文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對他們的研究,我們才能充分發揮歷史的借鑒作用,從而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其次,工業遺產中的產業建筑往往擁有卓越的藝術價值,是當代工業美學的代表。當時先進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技術紛紛被應用到這些廠房當中,新的材料、結構的應用,讓這些廠房在發揮基本功能的同時,也是美的體現,他們如同藝術品一樣屹立在城市當中,成為了建筑藝術發展中一個獨特的代表。
再次,老工業基地擁有豐富的情感價值,在這里,很多人為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這里已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心靈的寄托。保護這些工業遺產,同時也可以為城市保留住一種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
最后,工業遺產還有其巨大的教育價值,如同參觀博物館一樣,通過對工業遺產的參觀,后人可以更真實更具體的了解工業時代的發展史,了解當時建筑行業的先進技術和理念,了解科技進步的過程。
3.國內外的研究和保護現狀
放眼國外的工業遺產保護工作,德國的魯爾、法國的洛林、英國的曼徹斯特等地區,都在老工業區改造的過程當中充分的保護了當地的工業遺產,可以作為我們進行工業遺產保護的成功范例。
最典型的要數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由于礦產資源豐富以及交通運輸的便利,這里曾經是整個歐洲最大的重工業區。然而面對產業革命的大潮,單一的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改革勢在必行。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魯爾區在進行大規模改造的同時,十分注重工業遺產的保護,他們并沒有一味的拆除舊的廠房,而是對他們進行修復和改建,并作為其他用途,真正做到了發展與保護并舉。
這幾年,隨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國內也開始關注改造中的工業遺產特別是產業建筑的保護問題。以上海為例,泰康路上的舊廠房多數被改造成了創意設計公司,這里,濃郁的藝術氛圍與古老的歷史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建成了極富影響力的創意產業基地。淮海西路上的老廠房被建成了上海雕塑藝術中心,該中心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大面積廢棄廠房,以藝術展覽為核心,成為了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大型休閑中心。
4.關于工業遺產保護的一些看法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情況和改造實踐,我們發現,只有將保護與再利用相結合才是老工業基地改造中對于工業遺產的正確態度。改造和再利用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們簡單的舉幾個例子,介紹一下。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豐富的工業遺產,大力發展工業遺產旅游。所謂工業遺產旅游就是以參觀工業遺產為主的游覽活動,與其他的旅游活動不同,工業遺產旅游主要參觀廢舊的廠房,機器設備,工藝流程以及工業產品,具有鮮明的特色。他集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和體驗性于一體,參觀者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或者對于這段歷史、這個地區有獨特的情懷,才可以真正的理解遺產背后的內容。這種方式十分符合旅游行業求新求奇的宗旨,對于看管了名山大川的游客而言有著特殊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參與其中。
其次,結合國內眾多學者的研究情況,我們發現,將產業建筑作為藝術設計工作室和創意產業基地是國內又一個保護工業遺產的主要方法,由于產業建筑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建筑結構,他們特別符合藝術工作者對于獨特個性和美的追求,這種美并不是膚淺的表現,而是帶有豐富的內涵。從美國到英國,從上海到北京,各地的藝術家紛紛搬入舊的廠房當中,以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對這些建筑進行改造,這些大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建筑,不僅擺脫了城市死角的面貌,甚至還成為了城市的標志,這將是改造與保護的完美結合。
然而,改造的過程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改造要以保護為基礎,改造的目的是為讓這些建筑有新的用武之地,而大規模的改造,大量的改變工業遺產的風貌,會抹殺這些建筑的歷史價值。其次,改造也需要適量,不是所有舊的建筑和設備都要一直被保留下來,畢竟城市的空間是有限的,只有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工業遺產應該被保留下來,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另外,在對工業遺產的改造當中,應該特別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多數舊的廠房旁邊,因為長時間的工業生產,環境惡化比較嚴重,我們在改造的同時不僅不應該再繼續對環境造成破壞,相反,還應該借改造的機會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徹底的治理,為今后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對于工業遺產改造后的使用安全問題,需要得到嚴格評估。
總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革與發展已經成為必然,我們希望改革中對于工業遺產的保護與改造不會是偶然,或者僅僅是從利益出發,如果在老工業基地的改造當中能夠充分重視工業遺產的保護,能夠合理的解決保護中遇到的問題,相信這些工業遺產不僅能給我們帶來經濟上的巨大收益,通過他們對歷史及文化的傳承也將使整個城市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 顏昌文,舊產業建筑的改造策略及其原則. 山西建筑.2007年第六期.
[2] 鐘賢巍,歐盟產業旅游發展對我國東北老工業城市轉型的啟示.社會科學戰線,2007年第5期.
[3] 陳伯超,沈陽工業建筑遺產的歷史源頭及其雙重價值.
[4] 哈靜 陳伯超,沈陽市工業建筑遺產保護之我見.時代建筑.2007年第6期.
[5] 張琳琳,基于城市設計策略的城市舊工業區更新.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6] 汪希蕓,工必遺產旅游“資源—產品”轉化研究——以南京市為例.南京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
侯頔,男,1982年4月,碩士研究生,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工程師。
安延濤,男,1983年8月,碩士研究生,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