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供水問題是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要求,是城市規劃及建設管理的要求,是人民生活及消防等的要求。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際,就怎樣保障供水管網安全運行所采用的措施進行了簡單分析 ,請多提寶貴意見。
關鍵詞:供水管網 閥門 運行機制
一、前言
我國是個比較缺水的國家,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城市用水持續增加,在一定條件下把有限的水資源利用好是十分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下,城市供水管網運行是否安全平穩,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定范圍內,當小區的供水管網發生跑、冒、滴、漏時,停水搶修會給居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不便;當發生供水管道爆管后,加壓的自來水會產生強大的沖刷力,因而會造成市政道路嚴重損壞,并會危及車輛與人員的生命安全。而且,大量的自來水噴涌而出,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加大供水企業的產銷差異,大大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此,如何保障供水管網的安全運行在供水企業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二、嚴把供水管網建設工程質量關
1.優化新增供水管網設計
供水管網的設計既要保證管網供水能力為最佳狀態,又要保證各管段中的技術參數 (如流速、水壓、流量等) 處于安全經濟運行 的范圍內,因此,設計人員在進行供水管網設計時,要做到經濟和技術的合理結合。為了保障區域的供水安全,設計人員應盡量將供水管網設計成環狀,以確保管道局部損壞停水搶修時可以用另一路供水,盡可能的縮小停水范圍,保障供水安全。
2.合理選擇管材及接口形式
管道的斷裂及接口的損壞往往由于管材本身質量,或管材受到外力作用、基礎不均勻沉陷、溫度變化較大等因素而造成的,因此在選用管材時要優先考慮質量好、信譽好的生產廠家的產品。十幾年來,我公司分別用過鑄鐵管和鍍鋅鋼管、PVC—U管、PVC-M管、PE管等,比較來說,PE管的材料還是相對安全的,既耐腐蝕,又便于施工,焊接的強度高,只是受氣候影響比較大,氣溫低于零下5攝氏度的時候對焊接質量就會有影響。管道接口最好不采用或少采用剛性太強的接口,而應該盡量采用柔性接口或剛性、柔性相結合的接口方式。
3.嚴格做好溝槽基礎的處理工作
對于回填土或者淤泥的溝槽內,必須嚴格夯實或者換填級配砂石,避免溝槽折沉對管道造成的斷裂等。如果使用柔性管材,在管材三通、彎頭等位置需要澆筑混凝土支撐墩,以避免水流在三通、彎頭的位置產生的反作用力對管道造成的損壞。另外,在供水管道適當的位置應安裝自動排氣閥,以避免管道在供水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造成水錘,對供水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三、科學水資源輸送管理,確保水質安全
管網輸配過程的水質安全保障是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的重要部分。要保障輸配過程水質、確保供水管網安全運行、降低管網漏損率、預防“爆管”發生,從根本上提高供水管網運行管理水平,成為許多供水企業高度關注且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基于龐大供水管網的復雜性與綜合性,有必要深入探討供水管網水質維持、安全運行與漏損控制的可行技術策略,為提高我國供水管網運行管理水平提供科學依據與重要支撐。
實踐表明不少城市出廠水水質完全達到了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但管網末端水質卻難以達標。調查顯示,供水管網系統中的配水管道、入戶管線與二次供水單元是水質惡化最為嚴重的區域,也是保障輸配水水質安全的關鍵區域。為此,要深入研究管道對水質的影響、輸配水質對管道的影響、水質與管道二者之間交互作用導致的水質變化,并以管網水力學、水質學模型為重要手段為管網輸配過程中水質穩定化、腐蝕控制與水質安全保障等提供基礎依據。
四、制定危、舊管道改造規劃
由于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供水安全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城市供水管網呈現老化、漏損率高、供水安全性差等問題越來越嚴重,進行供水管網危、舊管道改造刻不容緩,為此,使改造后的供水管網不僅能夠滿足現狀需求,而且能夠保證遠期發展的需要就成了一項艱巨的工作任務。
五、改進巡線、檢漏工作管理方法
1.明確巡線管理工作的職責
長期以來,巡線員認為日常工作中是尋找漏水為主,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找漏上,對設施維護工作反而放在了其次,事倍功半。其實,如果能夠選擇一種合理的巡線管理方式,是完全可以達到對管網設施進行維護并對管網上漏水現象及時匯報的目的。因此,供水企業要盡量做到資料齊全,并把巡線員管理區域的管 網設施 資料,交給巡線員,包括管線 口徑、閥門、消防栓數 量等,巡線員通過短期對管網相對位置的熟悉,制定每日巡查的線路,必須沿管線進行巡視,對轄區的閥門、消防栓做到心中有數,并及時制止對管網及設施的堆、壓、圍、埋、占的現象。只要巡線員確定按管線巡查,漏水完全可以被及時發現。
2.采取實時監護供水管網制度
對于危及供水管線安全的施工,巡線員要積極與施工單位溝通,協商解決辦法,在得到施工方對管線有效的保護后才允許施工。近年來,隨著承德市雙灤區的開發建設,市政工程同時開工較多,如各項路橋工程、小區建設工程、污水、熱力、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等。由于監護得力,有效控制了市政施工損壞供水管道的事故發生,保障了供水管網安全運行。
3. 建立漏損控制與“爆管”預防綜合模式
目前,國內供水企業普遍采用的檢漏方法有聽音檢漏法、區域檢漏法、區域裝表法、區域檢漏與區域裝表法相結合等,上述方法在長期應用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與良好的應用效果。但上述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如缺少計劃性; 檢漏效果受人員技術水平、工作經驗及現場條件等方面限制; 費時、費力、人員勞動強度大等; 檢漏人員的經驗對檢漏效果有重要影響,缺乏普適性等等。
六、創新供水管網管理方式
1.加強管網信息化建設,拓展管網 GIS 功能
管網信息化是建設現代化管網運行管理模式的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GIS) 是實現管網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應用最為普遍的管網信息管理平臺。傳統意義上的管網信息主要包括管道屬性信息( 管道 ID、管長、管徑、管材、鋪設時間等) 、管道空間信息( 布設位置與連接關系) 、附屬構筑物信息等。隨著管網運行水平與管理需求的延伸和拓展,管網 GIS 在單純的信息存儲與管理基礎上被賦予了更高的內涵與更多的功能。
2.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網分級分區管理模式
管網分級分區是進行管網優化運行管理的基礎,其主要目的在于方便供水管理部門、應用部門和現場工作人員對這種地理區域性明顯的管網運行維護進行有效指導與信息管理。管網分級分區的基本設想是將龐大的供水管網劃分為包括不同級別的若干基礎單元,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管網壓力調度、數據管理、漏損監測、管網巡查、管網評估等運行維護操作。
七、結束語
以上只是就保障供水管網安全運行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其實城市供水管網的安全運行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其涉及供水企業多個部門的具體工作,各部門必須進行齊抓共管,只有強化管網的技術管理,高度重視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的開發利用,在一定條件下,嚴把供水管網建設工程質量關,改進巡線工作管理方法,抓好每個相關的工作細節,方能保障城市供水管網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劉國 某宇祥水務有限公司工程師 2012.06
[2] 曲久輝 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原理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