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更多的建筑施工新技術運用在現代建筑施工中,推進了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而建筑施工企業也必須要依靠新技術提升自身競爭力,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企業本身得到最大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建筑施工;新技術;引進;發展
近些年來隨著建筑業產業規模、產業素質的發展和提高,我國建筑業取得不錯成績,但目前我國建筑技術的水平還比較低,建筑業作為傳統的勞務密集型產業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在建筑工程領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進施工企業技術進步,促進建筑技術整體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徑就是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將科學的管理和大量技術上先進、質量可靠的新技術廣泛地應用到工程中去,應用到建筑業的各個領域。
一、我國當前建筑施工新技術的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施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地提升,由原來單一的技術發展成多元化的施工技術,已經達到一個比較成熟的水平。尤其是近年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新的施工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出來,使原來很多存在的難題都迎刃而解,破除了很多限制技術發展方面的瓶頸。新的施工技術的不斷引導和推廣,大大改變過去施工效率低下的現狀,使施工效率達到了新的高度。
一是新的施工技術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單位時間能夠完成的工作量;二是使工程施工的安全度大大提升,將施工風險降低了更低的程度。目前建設部推廣的一些新技術,如深基坑支護技術、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技術、高效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建筑節能和新型墻體運用技術、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運用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
二、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新技術的地位
施工新技術有其鮮明的特點,施工新技術是在面對客觀世界的復雜性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需要綜合應用多門學科的知識,采取可靠和經濟的方法,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由于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因此除了要有效節約利用現有資源外,還必須不斷開發新的自然資源或利用新資源的技術,要充分重視與自然界和環境的協調友好,功利當代,造福子孫,實現可持續發展。現代工程與人類社會關系密切,與人類生存休戚相關,施工新技術問題的解決還應采取有關社會科學的知識。科學的成就往往不能一出現就得到應用,必須通過施工新技術轉化為直接的社會生產力,才能創造出滿足社會需要的物質財富,于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技術就是將技術科學運用到實際情況中去,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過程,也是施工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當前施工新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舉例
1.當前建筑施工中防水新技術的應用
防水技術的根本實質就是指防水滲漏和有害性裂縫的防控技術,在實際操作中,必須堅持“質量第一,兼顧經濟”的設計原則,選擇最佳的防水材料,采用最合適的防水施工工藝。
一是從屋面防水工程來看,可以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技術,采用此新技術必須做好基層處、板縫處和節點處的處理。二是在塔樓及裙樓屋面進行施工的時候,應該采用分遍涂布的方式進行涂膜,待第一次涂抹的涂料完全干燥變成膜之后,在進行第二遍涂料的涂布施工。涂料的鋪設方向應該是互相垂直的,在最上面涂層進行施工時,應該嚴格控制涂層的厚度,其厚度必須大于1mm,在涂膜防水層的收頭處,必須多涂抹幾遍,以防止發生流淌、堆積等問題。三是在進行外墻防水施工時,為了嚴防抹灰層出現開裂和空鼓的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加氣砼磚墻的優勢,在抹灰之前。可以用鋼絲網將兩種材料隔離起來。在固定好鋼絲網之后,再處理好基面,將108膠水(20%)與水泥(15%)摻合起來,調配成漿體進行涂刷,待處理好基面后,再做好抹灰層的施工,在進行砌筑時,不可直接將干磚或含水過多的磚投入使用,不得采用隨澆隨砌的方式。
2.當前建筑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大體積混凝土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施工技術,在當前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廣泛地應用,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其中的水泥用量比較多,因此,其水化熱作用十分強烈,混凝土土內部溫度會急劇升高。當溫度應力超過極限時,就會致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因此,必須對混凝土澆筑的塊體大小進行嚴格控制,切實有效地控制水化熱而導致的溫升問題,盡可能縮小混凝土塊體里面與外面的溫度差距。在具體施工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溫度應力進行計算,再考慮采用整澆或是分段澆筑,然后,做好混凝土運輸、澆筑、振搗機械及勞動力相關方面的計算。
3.當前建筑施工中鋼筋連接施工技術的應用
鋼筋連接施工中有需要規范的問題,比如機連接、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按受拉區不宜控制,如遇鋼筋數量單數時,百分率略超過些也是符合要求的。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控制:受拉鋼筋梁、板、墻類不宜大,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梁受拉鋼筋不應大于50%,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因此梁中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是一個底線,不應越過,其他構件則可以放寬,但必須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鋼筋,也可設置一個搭接頭,這將方便于施工。
四、現代建筑施工新技術的發展趨勢
以最小的代價謀求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最大化,是現代建筑技術活動的基本原則,在這一原則的規范下,現代建筑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一系列重要趨勢,剖析和揭示這些發展趨勢有助于認識和推動建筑技術的進步。
1.建筑施工技術向高技術化發展
新技術革命成果向建筑領域的全方位、多層次滲透,是技術運動的現代特征,是建筑技術高技術化發展的基本形式。這種滲透推動著建筑技術體系內涵與外延的迅速拓展,出現了結構精密化、功能多元化、布局集約化、驅動電力化、操作機械化、控制智能化、運轉長壽化的高新技術化發展趨勢。建材技術向高技術指標、構件化、多功能建筑材料方向發展,在這種發展趨勢中,工業建筑的施工技術也隨之向著高科技方向發展,利用更加先進的施工技術,使整個施工過程合理化、高效化是工業建筑施工的核心理念。
2.建筑施工技術向生態化發展
生態化促使建材技術向著開發高質量、低消耗、長壽命、高性能、生產與廢棄后的降解過程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建筑材料方向發展;要求建筑設計目標、設計過程以及建筑工程的未來運行。都必須考慮對生態環境的消極影響,盡量選用低污染、耗能少的建筑材料與技術設備,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力求使建筑物與周圍生態環境和諧一致。在這樣的趨勢中,建筑的靈活性將成為工業建筑施工技術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在使用高科技材料的同時也要有助于周圍生態的和諧發展,另外在建筑使用價值結束后建筑的本身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要在建筑施工的考慮之中。
3.建筑施工技術向工業化發展
工業化是現代建筑業的發展方向,它力圖把互換性和流水線引入到建筑活動,以準化、工廠化的成套技術改造建筑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從建筑構件到外部腳手架等都可以由工業生產完成,標準化的實施帶來建筑的高效率,為今后的工業建筑施工技術的統一化提供了可能。
五、總結
總之,現代施工施工新技術不斷應用,對工程質量、安全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施工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建筑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視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讓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曉梅.建筑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第12期
[2]李秀娟,張艷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在施工中的運用[J].華章,2012年第22期
[3]杜永再.建筑工程中新技術應用的探討[J].才智,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