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技術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國內建筑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環境中,施工企業只有在不斷加強自身施工技術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因此,應運用合理科學的建筑施工技術,對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不斷的完善和優化,促進建筑工程技術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技術;技術管理
在國內建筑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環境中,施工企業只有在不斷加強自身施工技術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對施工技術進行科學的組織管理,建立優質的技術管理秩序,對建筑施工技術進行規范化管理,使得施工技術可以符合相關規律要求,使得建筑施工工作可以全面高效的完成得到保證,促進施工的有效的完成,達到良好的效益。建筑施工技術優化管理,對控制項目成本,優化人員配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加強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優化的管理,不僅關系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同時還關系著施工企業今后的發展及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從而在建筑工程的整體管理中起著核心作用。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良好的技術秩序保證整個生產過程符合技術規程、規范,符合技術規律的要求,以達到高質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務的目的,從而使技術與質量、經濟與進度、生產與技術達到辨證的統一。它有利于結合工程特點和實際施工條件,選用先進合理適用的技術工種和施工方法,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從根本上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有利于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方法對技術管理和作業人員進行教育培養,不斷提高技術管理素質和技術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優化和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結合工程實際開展技術改革和技術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創造新的施工方法。
2、加強和完善建筑工程技術相關事項,做好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工程設計階段
建筑工程設計階段,建筑地點的選擇,要符合相關規劃要求.要確定建筑物的使用需要。要確定建筑物是否抗震以及抗震的級別,符合當地的地質情況及必須達到的抗震烈度。(1)建筑物選址做到安全管理。建設地點的選擇是一項很復雜的系統工程,這不僅涉及到項目建設條件、生態環境、安全管理等重要問題,受當地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制約,而且還直接影響到項目投資、建設速度和施工條件。(2)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做到安全管理。任何建筑物都是為它的使用需求而設計建造的。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必須充分醞釀準備。作什么、用多少層、多少面、交通情況、消防安全是否規范;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裝飾裝修設計是否相互銜接;水、電、消防設計是否合理、能否通過當地消防部門的驗收;建筑物的投資概算是否合理安全等等。(3)建筑物結構設計要安全管理。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數萬人失去生命,2008年雪災給電力部門造成供電中斷,都是由于建筑物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的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可見建筑物的結構設計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建筑結構抗震設防要求在建筑物使用期間,對不同頻度和強度的地震,建筑物應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這樣一個設計思想,嚴格按《抗震規范》:重要性不同的建筑物抗震要求不同。
2.2加強施工控制質量
如何控制項目質量,一要做到明確企業確定的質量目標、制定相應的質量驗收標準,要使企業質量驗收標準高于國家驗收標準。二要嚴把材料質量關。甲乙雙方采購的材料都要符合國家規范標準(含環保標準)和設計要求,嚴格執行材料驗收制度。三要確保主體結構質量。主體結構質量關系到整體工程質量和安全.關系到每個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須確保主體結構質量。四要重視裝飾質量。在施工裝飾階段。一定要克服質量通病,搞好細部處理,在裝飾水準上下功夫,要有創新和特色。五是要抓好關鍵部位施工。如對房屋建筑中的地下室、一層、頂層、屋面、衛生間以及樓梯走道都是關鍵部位,人們不常去的地方,往往是容易發生質量問題的部位,因為它既是施工的難點,又是檢查的重點,更應引起重視。
2.3優化建筑施工技術的制度
落實并完善與工程施工相關的各種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和文件等的要求。建立健全施工技術管理組織機構和貫徹落實技術責任制度,技術責任制度要落實到每個工作崗位,防止和杜絕施工過程中再出現責任不清楚或者無人負責的現象。還可以以此激發技術人員的主動性和創作性。還要完善技術交底和技術檔案管理的制度。要有組織、有領導、有序地進行圖紙會審,未經會審或會審中存在問題的圖紙不得用于施工。技術交底的工作要分級進行、分級管理,以使得全體操作者對工程心中有數,避免盲目施工。對于特殊的、重點的工程,技術交底要更為詳細。技術檔案的管理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由施工單位保存的施工組織與管理方面的技術檔案,二是由建設單位保管的竣工資料部分,這兩部分都必須嚴格按照檔案管理要求進行搜集、整理和歸檔。
3、建設綠色建筑工程技術,實現資源優化發展
3.1未來建筑應以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建筑概念,利用科學先進技術,發展綠色建筑、推進建筑節能是是中國建筑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國每年城鄉新建房屋面積近20億平方米,其中80%以上為高耗能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耗能是發達國家的2倍以上。既有建筑近400億平方米,95%以上都屬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僅為 33%,落后發達國家20年。我國建筑總能耗(包括建材生產和建筑能耗)約為全國能耗總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產的能耗占到全國總能耗的 12.48%。建筑節能不僅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關系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綠色建筑不僅注重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更考慮到蘊含在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選用生產能耗低以及鋼材、鋁材這些回收利用率較高的建筑材料。為實現建筑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應培養建設綠色工程技術。
3.2綠色建筑工程技術實例分析
以廣州亞運館(又名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其建筑室內采光 為例
體育場館根據比賽用途不同對室內采光的要求也不同,綜合體育館賽時對采光要求較高,部分項目可通過智能采光系統和室內照明來調節。同時,為了改善室內的自然采光效果,采用反光板、棱鏡玻璃窗等簡單措施,設計考慮了采用導光管(后因各種原因沒實施)等先進的自然采光技術將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室內,改善室內照明質量和自然光利用效果,75%的室內空間采光系數>2%,并有防眩光措施。
4、結語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是關系工程質量和項目經濟效益的重要問題,必須嚴格按照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對工程施工階段各種問題進行管理,為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占斌.試論強化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途徑[J].信息系統工程.2011(12)
[2]何建勤.對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的分析[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9(7)
[3]郭旭東.如何加強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