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為例,從優化設計、加強質量控制、確保施工安全、加快工程進度、做好工程驗收工作等幾方面詳細敘述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的主要工作。
【關鍵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方案優選;質量控制
1、引言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可以恢復增加興利庫容,恢復增加防洪庫容,改善灌溉面積,發展集中連片供水工程,可有效保護當地的防洪安全,擴大改善當地糧田的灌溉面積,同時將改善鄉村供水條件,對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也起到很大作用。小型水庫在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保證下游村莊防洪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工程概況
某水庫始建于1958年,1979年進行除險加固一次。該水庫控制灌溉面積4000畝,是一座防洪、灌溉、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小(Ⅰ)型水庫。本工程的主要內容是解決水庫現存主要安全問題。包括重新砌筑排水體,輸水洞工作橋、啟閉設施改造,溢洪道及其工作橋改造,以及通信設施進行完善。以確保水庫的正常運行,并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
3、深入優化設計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要有拓寬溢洪道、加高大壩、增建非常溢洪道等,這些工程的方案是除險加固設計的核心問題,根據不同的壩型、壩基和病因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案。正確的方案能夠一次性徹底解決問題,不當的方案不僅造成資金浪費,還挫傷了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的積極性。
3.1 大壩工程
大壩心墻頂高程(177.1m,壩頂高程177.9m),但校核洪水位在175.25 米處,心墻頂高程177.1 米比校核洪水位175.25 米高1.85 米,不影響壩體防滲要求,但大壩后壩腳棱體排水破壞嚴重,沒有進行加固處理,需將棱體排水拆除重建。
3.2 溢洪道工程
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側,溢流堰堰頂高程為169.82m,堰型為駝峰堰,溢洪道寬51m,溢洪凈寬50 米,長173m。其中挑坎下泄水渠長100m。溢洪道底板、邊墻混凝土脫落,邊墻多處出現裂縫,尾水部分邊墻漿砌石墻坍塌,工作橋修建多年,已成為危橋,橋墩部分混凝土脫落,鋼筋裸露,且已產生明顯的撓度變形。邊墻多處出現裂縫,需要重新加固。具體方案如下:
(1)增加溢洪道進口右側導流墻,防止山體風化巖石脫落;
(2)溢洪道底板凍融、風化嚴重,拆除25cm 后,重新襯砌;
(3)兩側鋼筋混凝土邊墻多處裂縫,進行加錨筋后補打混凝土;
(4)挑坎后兩側邊墻倒塌,重新砌筑邊墻.
3.3 輸水洞工程
輸水洞設在大壩左側,是直徑為40cm 的涵管,洞長68m,輸水洞進口高程166.25m,最大泄量為3.0m3/S,輸水洞洞身基本完好,閘門、工作橋及出口消力池均已破壞,起閉機丟失。輸水洞進口啟閉設施銹蝕、變形等破壞現象,不能正常使用,啟閉工作橋表層混凝土凍脹、脫落,大部分混凝土表層上鋼筋裸露,且銹蝕嚴重,由于工作橋排架坐落在壩坡上,現排架有較大變形,強度不滿足規范要求。施工時將工作橋拆除重建、維修出口消力池、更換新的閘門及啟閉設備。輸水洞加固方案如下:
(1)該輸水洞進口現狀為閘門、工作橋及出口消力池均已被破壞,起閉機丟失。本次設計更換閘門及啟閉設備,維修出口消力池;
(2)輸水洞工作橋拆除重建;
(3)將輸水洞進口高程166.25m 抬高至168.85m,施工時不抬高洞身,建一豎井確保死水位,豎井規模1.2m×1.2m×5m,豎井進水底高程高出原底輸水洞進口高程2.6m。
(4)原啟閉塔工作橋為一排架結構,工作橋面高程為177.9 米,因年久失修,橋間破碎,不能繼續使用,施工是時將原工作橋排架以上部分全部拆除重建,壩頂處及閘室處的排架保留,其余排架全部拆除重建。工作橋全長28.25 米,共三跨,橋面寬2.2 米,簡支于排架上。
4、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4.1 原材料控制
材料的質量和性能是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嚴格控制進場材料的質量,會直接導致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窩工、返工等現象,加大了工程造價,并會延誤工期等等。
(1)在進行大壩排水施工時,所用材料主要為塊石和碎石,塊石和碎石的質量要求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塊石粒徑必須在20-30cm,碎石粒徑必須在1-3cm、6-10cm 范圍內。
(2)在溢洪道底板混凝土施工時,所用材料主要為水泥和碎石。根據設計要求選用符合要求的水泥,“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
4.2 溢洪道底板質量控制
澆筑混凝土底板時,應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層離析,混凝土拌合物運至澆筑地點后,應立即澆筑入模,混凝土由漏斗內卸出進行澆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過2m,否則應采用串筒、斜槽、溜槽等下料。混凝土的振搗應由使用功率不小于22kw 的平板式振搗器,插入式振搗器和振動梁配套作業。振搗時插點間距要均勻,振搗時間不宜少于2O 秒,且不得漏振,用平板振動器全面振搗時,前后兩次要重疊20cm 左右,同—位置的振搗時間不宜少于15 秒,實際操作時,以不冒氣泡并泛水泥漿為準。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時間宜縮短,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規范規定,當超過規定時間必須設置施工縫。
5、確保工程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時要切實加強施工管理工作。施工時要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工程建設應嚴格遵守《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水利部第26 號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及規章制度,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強化各項安全生產措施,杜絕重大傷亡事故。施工單位認真制定和完善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嚴格執行經批準的水庫控制運用方案,加強水資源利用和調度,嚴禁違章超蓄,防止險情和事故發生。需跨汛施工的工程,制定切實可行的度汛施工方案,落實應急措施,確保水庫度汛安全。要建立健全水庫安全檢查、監測、監督等規章制度,落實工程加固安全保障措施,加強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嚴禁違章操作,確保工程安全。
6、做好驗收工作
小型水庫驗收工作的依據是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水行政主管部門有關文件,批準的設計文件及相應設計變更、修改文件,施工合同,監理簽發的施工圖紙和技術說明等。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進行竣工驗收需要達到下列條件時:
(1)完成加固工程設計批復的全部內容;
(2)竣工決算報告須經過有關部門審計;
(3)管理設施及附屬設施符合有關規范及正常運行管理要求;
(4)技術檔案齊全完整;
(5)工程質量符合國家技術規范、標準、規定的要求。
7、結語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工程質量因素貫穿整個施工過程。水利工程質量包括安全、經濟、適用、美觀四個方面,只有四者全優,才是真正的優質工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應將組織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等內容貫穿落實到施工全過程,做好三控制、兩管理、一協調工作,遵循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質量達到優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傅忠友,吳雪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管理[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8.
[2]顧輝,陳衛國.病險水庫土石壩加固設計30 例[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