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通過經濟合理的園林景觀工程成本投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已經成為各開發商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本文分硬景工程、軟景工程中不同工程內容,簡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方案確定過程中,如何進行成本優化的實操經驗,為園林景觀工程成本優化提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園林景觀工程 成本控制 設計溝通 軟硬景比例 軟景成本 硬景成本 成本優化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快速增長,許多開發商在產品的研發、設計、施工、物業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產品品質,希望通過產品開發實現更高的企業利潤。其中,龍湖、綠城、星河灣等企業,將園林景觀作為產品開發的重要特色之一,產品獲得了良好的口碑。經驗數據顯示,單位建筑面積園林工程造價提升10元,房屋售價通常能夠提升約200元。因此,如何通過經濟合理的園林景觀工程成本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力,已經成為各開發商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
由于園林景觀工程涉及專業較多,對成本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各專業工程設計方案優化的方法,實現園林景觀工程的整體成本與產出效果的平衡呢?
下面,將從“內”、“外”兩個方面介紹園林景觀工程成本優化實操經驗。
一、完善“內”功,加強溝通。
完善“內”功,重點是做好公司內部與設計的有效溝通,與設計一起共同打造合適的景觀設計方案。公司內部成本意識的培養,是保證效果實現與成本優化的關鍵。若公司從制度上保證成本與設計的有效溝通,設計過程中充分重視成本意見,園林景觀工程的成本控制已成功了一半。
為保證與設計的有效溝通,成本人員應做好以下基本功:整理過往項目價格情況,為快速測算提供基礎;收集過往項目或當地樓盤的現場圖片,方便與設計進行直觀溝通;提升快速測算能力,及時反饋成本情況;掌握各類景觀配置的優化方法,為設計優化提供意見。
整理過往項目的價格數據,主要是整理過往項目的經驗數據,在設計方案進行材料調整時,及時給出測算數據。建議按項目分地域進行數據整理,提高測算的準確性。
現場效果圖片收集,主要是收集過往項目的效果圖片,并在成本數據梳理的基礎上,將成本投入與現場效果做出對應。使用直觀的具體項目形象作為與設計溝通的語言,提升溝通效率。
提升快速測算能力,主要是在設計方案確定時,須及時了解是否滿足成本要求,快速進行方案調整。在實操過程中,若時間限制無法進行詳細計算,可采用框算等方法進行估算。
具體到各專業的成本優化實操方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控制軟硬景比例。軟景工程成本按實際施工面積約為200元/㎡左右,硬景工程成本單方則在500元/㎡左右,因此,以合適的軟硬景比例去規劃景觀成本,對園林景觀工程整體的成本控制具有重大作用。目前主流開發商一般將軟景面積:硬景面積的比例控制在7:3左右。
具體操作時,需注意軟景面積和硬景面積的定義。一般而言,軟景面積指的是草坪、地被、灌木的平面投影面積,硬景面積則包括:鋪裝廣場、人行道、木平臺及棧道、構筑小品、硬底水景、泳池、運動場地及各類活動場地的平面投影面積。
1、硬景成本控制實操介紹。
硬景材料的選擇重點是石材材料的選擇。可從使用部位、石材厚度、面層方式(自然面、燒面、光面)、拼接方式、石材規格、基層處理、后期維護等方面綜合考慮。
選用石材種類時,建議結合項目定位,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進行選擇。具體操作時,如樓盤定位中端客戶,就應建議設計選擇普通石材,不能一味追求所謂效果大量使用貴重石材。但在實操時,對設計方案的重點區域,可有適當的成本傾斜。
石材的厚度選擇,建議從受力要求的角度進行選擇。對車行道路等受力要求較高部位,可選擇30CM至50CM厚的石材。若為人行道路等受力要求較低部位,采用20CM厚度即可。景墻的墻面,不建議使用石材,盡量采用仿石磚等材料。壓頂部位的石材,建議采用20CM至30CM厚度即可。路沿石石材厚度的選擇,對展示區、景觀重點區域,可采用合適的路沿石保證效果。對非展示區、非重點景觀區域,建議取消路沿石。
石材面層的成本方面,一般情況下由低到高的石材面層方式為:光面<火燒面<自然面。拼接方式則是簡單的拼接成本優于復雜的拼接。與設計溝通時,先深入理解設計方案要求,在平衡設計效果、成本效益、后期物業維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配置。
項目實操時,須特別關注基層處理的施工質量。由于示范區施工工期較短,甚至可能在土方尚未結束沉降的情況下就進行面層施工,由于土方沉降不均,后期可能出現鋪裝層裂縫甚至斷層的情況,由此導致發生巨額的整改成本。
對景觀道路的布置,可以從流線的合理設計、材料的選擇及寬度的區別控制方面入手。設計前期,須與營銷、客服等部門溝通銷售流線,合理布置道路流線。對重點展示區域的道路,可使用石材進行鋪裝,道路寬度亦可適當放寬。對非展示重點的區域,可采用建菱磚等材料,寬度可按1.2m進行設計。
對于木平臺及棧道,重點關注后期維護的便利和經濟性。木平臺材料的選擇,考慮到露天情況,須關注材質的防腐、耐久性。在進行成本優化時,建議設計使用水泥構筑物。
硬質水景及泳池的成本控制方面,主要是盡可能減少硬質水景及泳池面積。具體到硬質水景方面,建筑成本并非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相關的設備成本、維護成本才是成本支出的“大頭”。因此,須特別注意控制硬質水景的點數。泳池成本方面,則需要關注基層處理及面層的選擇。
2、軟景成本控制實操介紹。
首先是苗木的選擇方面。建議圍繞苗木的種類、冠幅、胸徑、布置的密度進行比選。在與設計溝通時,成本人員須理解設計對項目景觀全局布置的要求,分區域、按主次進行配置。對重點區域、主要區域,以“效果優先、成本配合”為原則,進行苗木選擇。對次要景觀區域,應以“成本優先,兼顧效果”為原則,盡量簡化苗木要求。
考慮到非示范區的苗木在施工后至交付前仍有一段生長時間,對苗木的冠幅、布置密度等,可建議設計保留一定空間,避免后期發生苗木生長過密的情況發生。
灌木的選擇,需關注種植的高度、密度、顏色搭配,形成層次感。同時控制灌木的種類不能太繁雜。在實際招標時,對灌木的高度、冠幅、球徑的參數等進行詳細規定,以保證設計效果。
草皮的選擇,建議選擇易存活、易維護的品種。
3、結構工程及水電工程成本控制實操介紹。
由于不屬于客戶的“可視范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成本人員容易忽視結構工程及水電工程的成本規劃。實際上,結構工程與水電工程的成本支出,可能在“不經意間”就超出了預期。
對于結構工程,一般是滿足受力要求及國家基本規范即可,并盡可能優化造型。水電工程方面,建議關注管線走向、電纜選材、回路個數設置的合理性。
二、拓展“外”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拓展“外”功,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外部施工單位資源。
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各開發商會有一些戰略合作單位。在項目招標前,一般也會有三至五家的意向單位作為中標單位候選。成本人員應利用好這些外部資源。在優化方案階段,可同時讓各施工單位提出各自的優化方案,進行成本測算及報價。在實際招標時,考慮要求各施工單位帶深化方案進行報價,綜合設計效果及經濟性確定中標單位。
另外,考慮到與設計進行溝通時,成本人員可以考慮充分利用施工單位資源進行測算。提高測算效率的同時對施工單位價格進行摸底,提升方案測算的準確度。
結語:相信通過“內”“外”兼修、由“內”而“外”的成本優化工作,通過成本人員與設計師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各方資源,一定可以打造出現場效果好、成本效益佳的園林景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