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建設工程的迅速發展,工程投資與成本也迅速增長。而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與管理,是節約工程成本、提高施工企業利潤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從實際情況看,我國很多土建工程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并不如人意,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而有待解決。筆者在分析現階段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前言:工程建設市場的蓬勃發展,推動了本行業的整體進步。但是工程造價成本的急劇上漲,有在客觀上阻滯了行業的發展勢頭,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作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成本管理與控制愈來愈受到重視。雖然從整體層次上看,我國造價成本管理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仍然收到了不錯的管理效果。而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對現階段的造價管理體系進行全面升級,使得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
1.目前土建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還存在有諸多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成本管理與控制意識薄弱、管理控制手段有限和成本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做得不夠扎實。這些問題長期存在于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施工企業的進一步的發展。
1.1成本管理與控制意識薄弱,認識上存在誤區
成本管理與控制意識的強弱是成本管理工作有效與否的關鍵性問題。首先表現在領導層面上,一些領導由于對成本管理與控制概念理解的不夠透徹,對其重要性也缺乏了解,因此對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也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資源。這樣一來就會給工程建設的成本控制工作帶來諸多的困難,甚至使成本管控工作無法展開。其次表現在具體成本管理與控制人員上。很多工程建設單位將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僅僅放在了財務人員的肩上。然而財務人員雖然在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但不是成本管理與控制的主體,只是成本管控的組織者。如此一來,在土建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過程中無論領導層還是普通職員,都認為是財務部門的事情,甚至簡單地將項目成本管理的責任歸咎于項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財務人員,這是認識上的誤區。
1.2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系統
完善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手段是將整個工程建設的成本管控有機地統一起來,并使用一致性的管控方法和標準作為各個管控細節的依據。但現階段我國的成本管控工作并沒有建立起這樣的管理系統,各個成本管理細節基本上是“各自為戰”,缺乏必要的協調溝通;或者建立起的管控系統存在漏洞,實施起來經常遇到大的困難,使成本管控工作陷入困境,無法達到設定的管理目標。此外,有些施工企業即便擁有比較完善的管控系統,但由于系統比較落后,也難以發揮出令人滿意的管理效能了。
1.3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基礎性工作不扎實
定額管理、成本的原始記錄、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管理制度等基礎性工作是保證成本管理工作順利實施的堅強后盾。但實際上,我國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完美,例如原材料采購缺乏相應的采購技術標準,也沒有進行必要的質量檢測;或只重視生產過程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銷售過程成本管控,而工程項目很大一部分投資就在于這個部分,這就造成了采購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成本管控工作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
2.加強土建工程項目成本管控工作的一些措施
2.1完善項目成本管控系統
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過程是工程項目不斷完善和內部管理不斷改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具有長期性、繁雜性的特點。因此,必須在日常的成本管理中積累有用的經驗,探索合適的成本管理辦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項目成本管控系統。在此系統初步完成后,還要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完善和改進。并對建設工程項目的中標價、目標成本、實際支出、工程決算收入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對比,通過分析找出存在的差距及產生的原因,堵塞漏洞,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成本管控水平。
2.2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礎性工作
俗話說:蓋多高的樓,就要打多硬的地基。同樣,若想收到較高的成本管控效果,就需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制定統一的成本管控標準,并規定管控細則,使成本管控工作有序進行。管控標準是管控工作實施的基本條件,只有管控標準完善了,才能夠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才能為管控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其次,盡量滿足成本管控工作所需要的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和管理設備是成本管理最根本的基礎,沒有管理人員和設備,管理工作只能停留在嘴上和文件上,管理制度自然也無法落實。因此,土建工程承建單位應根據實際管理的需求,配備高質量的管理隊伍和設備;最后,詳細記錄成本管理中產生的數據,并仔細核對,保證成本管理工作的精確性和有效性。數據是成本管理最直接的反映,只有將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才能得出管理結果,才能為下一步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2.3采用信息化管控手段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其在造價成本管理中所發揮出的強大威力令人矚目,其所體現出的優勢令傳統管理手段難以望其項背。因此,加強管理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是提高整個造價成本管理水平極為有效的途徑。因此,工程建設單位需要摒棄傳統的管理手段,著重發展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購置一些構建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必要設備;其次是盡快培訓一些專業人才,讓信息化管理模式發揮出最大的功能。其原因在于傳統的管理人員畢竟對信息化管理工作接觸很少,且管理思想的轉變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這就需要引進具有信息化管理頭腦的管理人員來實踐這種全新的管理方法;最后,行業內部也要盡快制定出科學、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標準,保證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序性與高效性。總而言之,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是增強造價成本管理效能的重要步驟。
2.4模塊化管控法
模塊化管控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工程造價成本管理概念。有鑒于現代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工程造價成本管理的復雜性,業界提出了這種管理方法。它將整個管理工作這塊“大蛋糕”切分成了若干塊“小蛋糕”,這些“小蛋糕”包括建筑材料成本管理、施工方案設計成本管理、施工資源(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的成本管理等。將整個管理工作進行模塊化分解后,每一個管理模塊都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和管理設備,并根據其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管理方案。并可以建立明確的分塊責任制度,也即將每一個模塊的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誰出問題誰負責任。這樣一來就杜絕了管理工作中的責任不明、相互扯皮、互踢皮球等不良現象。而且,管理工作的模塊化,意味著管理工作的簡單化,而簡單化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高效化。因此,模塊化管理手段能夠有效提高工程造價成本管理水平,工程施工承建單位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采用這種管理方法。
3.結語
工程造價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過對工程造價估價、資金投資的全面監管,不僅能夠節省大筆的資金,還能夠有效保證資金鏈的安全。尤其是在工程日益大型化、復雜化的今天,造價成本管理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工程施工單位務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同時還要協同有關的政府部門,對工程造價管控進行有效監督,保證管控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林志鵬.論施工企業對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06
[2]張鯤鵬.路橋施工企業成本、費用控制探析[J],交通財會,2007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編寫.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