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起步于 20 世紀 80 年代,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果。文章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現狀、需求和前景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加速我國建筑行業信息化的進程的實施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發展
隨著我國信息化步伐的逐漸加快,建筑企業也都先后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不少企業建立了內部局域網,甚至有些企業引進或自行開發了信息管理系統,初步實現了企業內部信息傳遞的網絡化。與此同時,一大批具有較強專業色彩的管理軟件開始應用在建筑企業的日常工作中,并逐漸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但這些軟件大都局限于在建筑企業的職能部門使用,而作為建筑企業發展和生存基礎的工程項目部在項目管理信息化方面卻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1工程項目信息化的現狀
1.1建筑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建筑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信息化,一些規模較大或水平較高的企業首先建立了局域網,實現企業內部數據資源的共享,同時,項目管理軟件也成為建筑企業的一個關注點。
1.2國產項目管理軟件還處于不成熟的狀態,與國外一些著名軟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國外軟件往往不很適合國內的企業,因為國內外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同,軟件所能運用的范圍也不同,所謂漢化的軟件只是將英文翻譯成中文,有效維護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而且這些國外的軟件大都價格昂貴,一般企業難以承受。
1.3對信息化沒有深刻的理解。大部分項目部認為能夠上網和接發郵件就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對項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規范工作流程、實時監控項目、統籌調度資源、加強組織協調實測工程成本、預測項目變化、識別項目風險和提出項目預警等功能沒有概念。在對待項目信息化的態度方面,大部分企業愿意采用,但擔心項目信息化會增加額外的工作量。
1.4區域及行業信息化發展不均衡。發展在經濟發達地區受信息來源豐富的影響,這些地區的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信息化的認識相對深刻,而位于偏遠等地區的項目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的認識和渴望相對偏弱,從行業分析,市政工程項目應用和推廣信息化的基礎要比公路工程項目好,而鐵路工程項目對于信息化的理解較為貧乏,這與整個行業實施信息化的整體程度是相符合的。總體來看,建筑企業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目前,大多數工程項目仍然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管理混亂,管理模式單一,普遍存在拍腦袋、漏報重報、決策無依據等現象,信息化程度較低。這些企業基本還是按老辦法管理投資額更大、投資情況更復雜、參建方更多的工程項目。
2對我國工程管理各方面的分析
2.1 從建筑工程技術方面分析
建筑行業不僅分工細致,而且勞動力密集,對于建筑管理而言,具有人數多,人員分散、工作繁雜等特點,我國地幅遼闊,地形復雜多樣,地質條件也各不相同,建筑工程的數量、種類多種多樣,積累了數量極為龐大的施工設計圖紙,為了能盡早的使我國建筑行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必須將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手段引入建筑行業,因此,必須要保質保量的將這些施工設計圖紙進行分類、存檔以保證能夠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詢、信息資源共享,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程度比較低,發展進程比較緩慢,和國外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嚴重制約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2.2 從管理方面分析
在我國,建筑行業自從實行項目管理體制以來,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企業組織結構模式,那就是以施工總承包為主,以各施工企業和施工隊伍為依托,但是,實際上,這種企業組織模式過于理想,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分包企業和施工隊伍不能完成應有的施工任務,只有一部分專業技術較高的分包企業能夠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分包任務外,相當大一部分施工任務仍然是由總承包企業組織人員完成的,這些使得建筑總承包企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過于龐大,導致管理水平無法提高。
3我國工程項目信息化的實施建議
3.1構建一體化信息系統
受建筑行業工作流程的影響,項目在立項和招標過程中采用大量的國家、地方、行業定額,這些內容管理體系龐雜,數據計算量大,運用標準靈活,是各建筑企業必須遵守的內容,也是企業測算工程成本的主要依據。建筑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計劃進度、資金會計、定額成本、質量安全、人員管理、物資設備、分包管理、變更設計等內容。這些內容是項目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作為工程項目信息化系統,在研發和使用過程中必須考慮上述內容的影響,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數據中心建立的過程中應突破各部門單一應用的局限,科學地將各項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實現各業務模塊的聯合監控,并能有效地協調項目部與各相關方的工作關系,形成一個全過程、全方位的工作環境。
3.2 充分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實現現代化建筑工程管理,必須應用計算機,計算機是企業建筑工程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從中標到交工驗收,除必須具備較高的施工技術水平外,還應采用先進的現代化施工管理手段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這些建筑工程管理手段則必須依靠計算機來完成。實踐證明,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軟件的迅速發展,目前已開發出不少用于項目管理的軟件以及專門用于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軟件,這不僅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輔助管理人員進行設計、決策管理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創建以數據為中心的工作流程
項目管理過程是數據在項目各參與方之間流動和傳遞的過程,傳統的管理模式下,信息都是以書面通知、電話、傳真等方式緩慢地,重復地進行,一個環節信息的獲得必須通過相關部門的協作方可完成,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有效性和經濟性,為了避免出現重復和交叉工作,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提高信息傳遞質量。工程項目信息化系統必須以數據為中心,項目參與者的工作職責和內容以數據管理為依據,實現“一次輸入、多次利用”即項目的每個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系統將實現業務的自動流動。
我國建筑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對建筑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場競爭的加劇要求項目管理必須具備很強的綜合能力,為了加強對項目工程的管理,其各個部門必須不斷學習,勇于探索創新,并能夠熟練的運用新知識、新規范,總結經驗教訓。目前,工程項目信息化工作已在建筑領域陸續展開,一批各有特點的系統開始在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使用,這些系統的使用在優化工作流程。改善項目管理狀況,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監控工程成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要武.工程項目管理百問[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劉兢.建設工程信息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崔惠欽.建筑企業信息化技術的開發應用[J].施工技術,2008,(11).
[4]周惑中.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工程技術,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