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各項措施進行分析,并對現場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簡要匯總。
【關鍵詞】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竣工驗收、現場管理
一、工程概況:盛世華庭項目南臨湖州市中心城區威萊大街(東街),北接獅象弄,地理位置優越,為湖州市老城區,用地范圍及周邊現狀較為復雜,且地下水位偏高,北面縣橋大樓與兩幢住宅之間的日照自我遮擋比較嚴重,周邊老住宅小區比較集中,東側為馬軍巷小區,南側為通濟弄小區,北側為駱駝橋新村。總投資約26000萬元,用地面積1879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3489.05平方米,地下室局部人防,上部共9個建筑單體,1#樓26層商業辦公樓,2#樓9層住宅,3#、4#樓3層排屋,5#、6#樓11層帶躍層住宅,7#樓2層物業用房,8#樓3層商鋪、9#樓2層商鋪。
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如下各項管理措施確保本工程的順利有序進行。
1、安全管理措施
⑴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⑵及時提供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排水、供電、通信等地下管線資料,水文觀測資料及地下工程的有關資料,保證資料真實、準確、完整。
⑶不得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提出不符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 、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規定的要求,不得壓縮合同規定的工期。
⑷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單位購買、租憑、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及器材等。
⑸工程開工后,及時將保證安全施工的措施報送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⑹參與監理單位組織的安全生產大檢查。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情況嚴重的,要求施工單位暫停施工;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⑺審核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等。
⑻及時同施工單位簽署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書。
⑼及時制定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質量管理措施
⑴工程質量管理應貫徹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的循環工作方法,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
⑵工程質量管理應遵循《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國家有關的法規和強制性標準,滿足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的質量要求。
⑶在施工前組織設計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文件對施工的技術、質量和標準要求,并應形成、保存記錄。
⑷建立設計變更的程序并控制,組織有關人員按規定程序處理設計變更。
⑸工程部配合監理單位,采取日常現場質量監督和施工質量控制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是對關鍵、特殊工序的質量控制,并應形成保持記錄。
⑹及時組織施工材料的招投標工作,配合現場及時組織到位,對未經檢驗和已經檢驗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和工程設備等,不得投入使用。
⑺施工中發生的質量事故,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對出現的問題、缺陷或不合格,召開有關專業人員參加的質量分析會,并制定整改措施。
⑻對影響工程主體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不合格,邀請監理工程師、設計人,共同確定處理方案,報建設主管部門批準。
⑼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對影響工程質量的潛在原因,采取預防措施。
⑽建立工程交接后的工程保修和回訪制度,工程保修按合同約定或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3、進度管理措施
⑴建設準備階段應做好施工招標和簽訂施工合同進度,審查施工組織設計進度。
⑵建立進度控制體系;明確進度控制任務;配備人員;落實進度控制責任;建立進度檢查、協調制度。
⑶審核供應單位的進度計劃,監督、檢查、控制、協調各項進度計劃的實施。
⑷跟蹤并定期檢查施工進度。
⑸提供實現進度計劃的資金保證,提供設備材料等供應保證。
⑹嚴格控制合同變更,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對進度的影響。
⑺不斷收集工程實施實際進度的有關信息并進行整理統計;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比較;監督施工單位,定期提供進度報告。
⑻在進度控制中應確保資源供應計劃的實現;供應進度不能滿足要求時,采取應急措施排除障礙。
4、成本管理措施
⑴建設工程造價中的建安工程費用、設備購置費用、勘察費、設計費、工程監理費、咨詢費等,通過公平競爭,在合同中約定。
⑵及時采集,了解材料價格變化趨勢等造價信息,為工程造價計價提供參考。
⑶采用招投標工程,制定嚴密的招標文件,并及時編制工程量清單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提供給投標人,堅持嚴格的評標制度及評標程序。
⑷不招標工程及時編制施工圖預算,平等協商確定工程合同價。
⑸依法簽訂書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制定嚴密的合同條款,不得在合同之外另行訂立與合同內容不一致的其他協議。
⑹抓好甲供材料、設備投資管理,堅持以大渠道供貨為主,市場自行采購為輔,力求質優價廉,大型的設備、材料堅持公開招標方式,特成立工程審計部,以達到保證供貨質量,節省設備材料的投資。
⑺嚴把變更關,注重變更的合理性,嚴格設計變更簽證審批程序,加強對設計變更工程量及內容的審核監督。變更內容及時與設計部門協商,出具書面的變更單,不得擅自修改設計。
5、竣工驗收管理措施
⑴施工單位完成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并經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公司初驗合格后向工程部提交工程竣工報告,申請工程竣工驗收。
⑵實行監理的工程,工程竣工報告須經總監簽署意見。
⑶工程部組織公安消防、環保、人防等部門進行竣工驗收,收到認可文件或準許使用文件。
⑷工程部對符合竣工驗收要求的工程,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其他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驗收組,進行工程竣工驗收。
⑸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及時提出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并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時備案。
⑹建設工程符合綜合驗收條件的,向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竣工綜合驗收,配合公司進行竣工綜合驗收。
三、在本工程項目現場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突發情況的處理:
⑴在樁機施工過程中,1#樓水泥攪拌樁無法打入指定樁位深度90米,8#樓管樁無法打入指定深度,經樁基檢測承載力無法達到設計要求,組織設計、施工、勘察及相關單位人員研究處理方案,最后進行專家方案論證,1#樓采用樁端后注漿方案,8#樓改水泥攪拌樁。
⑵在土方開挖,基坑圍護階段,原設計方案由于項目變更,地下室加深無法滿足圍護安全要求,組織各部門單位人員研究處理方案,在原有SMW功法樁的基礎下增加二道梁支撐及斜撐,確保周圍小區及場地安全。
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周圍小區沉降、裂縫現象比較突出,經過各方面協調請專業檢測機構對各小區的沉降、位移、房屋裂縫進行檢測,并及時做好周邊居民的協調、對出現的隱情及裂縫進行排除及修補。
⑷及時組織甲供材料的招投標工作,簽訂采購合同,協調甲供材料單位與施工單位銜接問題。
⑸監督施工單位自購材料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未按招標文件要求的鋼筋品牌、防水卷材品牌、上下水管品牌,及磚砌塊質量不達標現象,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更換。
⑹跟蹤施工進程的隱檢、予檢組織監理單位共同進行質量抽查,在抽查中出現未按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及設計要求施工的現象督促施工單位整改后繼續下道工序施工。
⑺涉及工程變更,了解變更需要程度,參與監理單位組織的協商實測工作,確定變更具體內容。參與施工過程現場計量工作,復核咨詢公司審計成果,及時簽發工程進度款。
四、總結:在項目管理中,作為建設單位的項目管理人要及時采取行動,從技術、協調關系及經濟角度對施工單位采取措施,從而促進項目管理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