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行政審批手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改革創新。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如何建設服務型的政府,如何聯系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關鍵在于政府行政審批手續的辦理,關鍵在于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各級行政審批機構是改革和發展的前沿陣地,如何推進政府行政審批中的標準化,關系到政府的高效廉潔,關系到能否更好的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所以推進政府行政審批中的標準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行政審批;標準化;標準化建設
根據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我國在“十二五”期間,應該全面系統的加快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針對政府行政審批制度的進一步改革,才能不斷的提高辦事效率、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樣高效的政府服務質量、陽光政府形象、服務型政府,更加有利于促進行政審批服務的標準化,更加有利于提高政府標準化建設,對于推進政府行政審批中的標準化,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標準化的定義及行政審批標準化的發展
在GB/T20000.1-2002《標準化工作指南》中有關于標準化的權威定義,定義中強調標準化是在一定范圍內取得的最佳秩序,它是一種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可以針對現實的問題或者潛在的問題制定的條款。標準化的思維和理念同樣適用于社會管理的公共領域、社會政策執行領域,可以充分的運用到行政審批中。將標準化的思維、理念和技術,充分融入到行政審批管理中和整個運作管理的過程中,才能有效的提高行政審批的效能,同樣的行政審批標準化發展,可以堵塞審批的尋租空間,控制行政審批的非人格化特征。
2004年2月,溫家寶總理針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了“服務型政府”的概念。隨著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不斷的改變觀念、創新發展是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應該積極探索的問題,針對服務型政府的發展之路,我國各地政府、各級行政服務中心不斷的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研究、不斷的進行標準化建設的試驗。例如:高標準一站式行政服務中心是大連的標準化建設、“全程標準化”審批行政服務中心是山東新泰市首次建立,溫州和寧波對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模式的探索等,都取得了許多顯著的成就。
二、全面標準化建設行政審批服務的現實意義
(一)標準化工作結構、提高辦事效率
全面建設行政審批服務的標準化,主要是針對行政審批部門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例如:一方面是駐派窗口和中心管理機構的關系問題,兩者之間不存在直接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中心管理機構主要對上級單位負責,對下屬的行政服務中心進行管理,管理的內容主要是業務、后勤、檔案、紀檢等部門。而各單位駐派窗口主要的管理單位是上級主管單位,針對各自部門業務進行受理,這樣就會導致職權、責任上存在相應問題。駐派窗口的標準化問題是第二方面,我國雖然發布了行政審批的目錄,但是由于許多地方進駐中心的單位各不相同,必然導致功能不相同,就會沒有統一的標準。第三方面,職權不統一的進駐單位,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由于整個行政審批部門是由審批中心管理機關和各單位駐派窗口聯合構成的特殊政府機構,如何制定好行政服務的標準化,是處理好中心與窗口的關系的關鍵,明確定義好駐派窗口的標準化和辦事窗口的職權功能,對于整個行政審批服務的標準化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建設服務型政府,全心全意服務于百姓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同樣是各級政府部門的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關鍵。但是在現實工作中,政府工作人員如何與百姓進行溝通、如何服務百姓,目前為止都沒有明確的定義。制定一套標準化的行政服務中心章程,能夠真正的為百姓做到公正、透明、高效、廉潔。同樣有了制度、章程的規范,能夠積極有效地遏制辦事過程中的腐敗現象,能夠嚴格規范政府的行政審批流程,所以當務之急是全面標準化行政審批服務。
(三)嚴格規范審批流程、重點源頭治理
濫用權利、講人情、潛規則等是傳統的行政審批流程中出現的弊端,很多行政審批人員濫用職權,缺乏標準化的權利約束,這是與“服務型政府”的概念、政府陽光透明政策相背離的,嚴重阻礙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全面建設審批程序、監察機制的標準化,進行規范約束,可以重新規范權利體系,全面遏制幕后交易、腐敗現象等。針對各異的審批對象,
要進行無差別的規范化管理,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審批事項,維護每個公民的合法權利。
三、全面建設行政審批服務的標準化
由于行政審批服務是由多個部分組成,整個過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針對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是要貫穿于整個審批的全過程。
(一)進駐單位的標準化
我國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對于進駐單位并沒有統一,這導致了各級中心的效能作用都各不相同,因此進駐單位有必要由最高級的行政服務中心管理部門,經過詳細的調研后進行統一。在標準化同時,也必須留有窗口彈性機制,各地實際情況不同決定了個別窗口可以增減。
(二)管理結構的標準化
管理功能交錯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行政服務中心的管理結構中,并于中心與主管單位之間產生。有些窗口完全對自己主管單位負責,有些窗口則是更依賴于中心,所以在管理結構上,必須給出明確的界定。如此才能保障中心與窗口的和諧統一,保證行政審批工作的效率最大化。
(三)審批流程的標準化
行政審批的流程,必須堅持透明、公正、高效、廉潔的方式,要給出詳細的辦事時間表,流程和手續清單,耐心為服務對象講解、辦理。審查批準合一的,高效地為對方辦理;審查批準分離的,要盡快返回單位辦理后,及時通知辦事人。
(四)監察機制的標準化
行政服務中心是面向人民大眾的門面單位,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影響到政府形象,因此監察機制的標準化必須建立起來。目前很多行政服務中心都建立了全方位的攝像頭監控網絡。
(五)項目收費的標準化
行政審批的很多項目都需要收費,因此要聯合物價局,制定相應的收費標準,并在大廳公布收費標準,同時還要盡可能減免一些不必要的收費項目,真正為百姓所想。
參 考 文 獻
[1]張欣.行政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探討[J].學術論壇,2011(6)
[2]黃小勇.政府流程再造視野下的行政審批[J].標準化建設,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