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畫家陳丹青的父親陳兆熾是一位善于種樹的人,他不僅在自家房前屋后種了很多樹,還把自己的兒子種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陳兆熾性格正直坦率,敢于說真話,陳丹青的正直正派很大程度得益于父親的言傳身教。在教育子女時,陳兆熾深知“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注重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把幾個孩子都培養得知書識禮,孝順懂事。
陳丹青幼時對繪畫特別感興趣,四處涂鴉,弄得屋子很臟。陳兆熾不但不制止,相反大加鼓勵,為陳丹青買來了各種繪畫的材料,親自示范,耐心地指導陳丹青練習速寫、臨摹,為陳丹青打下了扎實的速寫基本功。
“文革”時,陳家被紅衛兵抄家,書籍、畫冊全被抄走。14歲的陳丹青眼看心愛的畫冊被抄走,難過得整天沒說一句話。陳兆熾忍著傷痛,神情淡定地勸兒子別難過,并鼓勵兒子到公園、馬路上去畫,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對繪畫的興趣。那時期,陳兆熾每天還被批斗、寫檢查,但他不甘心遭受羞辱,經常寫申訴信,有時也會讓陳丹青來代寫,然后對措辭造句以及每一個標點都要仔細過目。在這種特殊環境下,陳丹青不敢有半點馬虎,文字功力得以迅速提高。后來,陳兆熾有意培養陳丹青的寫作能力,特意給陳丹青列出一批書目并努力幫他找來書籍,還指導陳丹青留意學習托爾斯泰等名家對人與物的細節描寫。
在父親的培養下,陳丹青畫畫富有韻味,又寫得一手好文章。
因為父親是右派,陳丹青報考美院時政審始終通不過,他情緒很低落。看著這一切,陳兆熾心中隱隱作痛,但他明白:一棵小樹,不能給它太多的關照,讓它經受風雨考驗才是對它的愛,唯有這樣,小樹才能拼命向下扎根,吮吸大地母親的乳汁,成長為頂天立地、傲視蒼穹的大樹。
父親鼓勵陳丹青,做事要堅持到底。陳丹青牢記父親的教誨,堅持繪畫練習,不放過每一次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文革”后他終于被中央美院錄取,最終成為當代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