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元是石家莊人,大學畢業后在中關村的網絡公司上班。他的基本薪酬一年十四五萬,加上亂七八糟的外快,一年收入有個20萬左右。張是單親家庭,前幾年母親生病,便把母親接到了身邊來照顧。因為不可能讓母親跟他這個單身漢與人合租,于是便開始四處看房。可是,四環買不起,五環還是太貴,離上班近的只有昌平了。
有一次,張希元見有人發房產小廣告,河北香河200萬別墅,距離北京東三環40分鐘車程。張希元算了一筆賬,200萬在北京最多就是去昌平買個兩居室,而在香河能買三層聯排別墅,各種贈送面積加起來約230平方米。因為新房交房太晚,張希元決定直接買二手別墅。
在香河買房貸款手續煩瑣,且貸款成本高。張希元最后決定籌措資金,全款購房。他和女友的家底加起來約50多萬,加上母親的養老錢20多萬,總計不到80萬,女方父母給了20萬,前提條件是房本上要加上女方的姓名。張希元外公支援了10萬,母親出面跟幾個姐妹每家借了20多萬,張希元又向自己的朋友借了10萬。就這樣,200萬出頭,一套聯排別墅就入手了。
不過,每天的交通實在讓張希元頭疼。不管哪種方式,從北京回家,單程約70公里,往返140公里。張希元算了一筆賬,每天高速費30元,一個月22個工作日就是660元。一天140公里,按照他現在的車百公里耗油約8升,一天油費就是90元左右,一個月2000元。這么計算,通勤成本每個月是2700元左右。開車時間也讓人受不了。他每天早上大約30分鐘能夠開到五環,然后要再開一個小時才能夠從東南五環開到公司所在的西北五環。一到冬天,基本就是披星戴月上下班。堅持了3個月,張希元和女友決定,母親住在香河別墅,兩個上班族兩三天回去一次,后來慢慢變成了周末回香河。
張希元發現,許多鄰居也是這樣的狀況。工作日年輕人都不在家,老人、保姆在家看孩子,到了雙休日,小區的車、小孩、狗變多了,社區這才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