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士2012年在歐洲地區的愛馬仕專賣店共購入6個高端包,單價均在45萬元人民幣以上。拿回來一驗,其中4個為A貨(即假貨中的精仿品)。一國內知名女星在英國旅游時,購買了一款價值70萬元人民幣的愛馬仕女包,結果五金件出現銹跡,包體明顯變形,經驗證也是A貨……
一位在境外奢侈品銷售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業內人士爆料,近幾年,境外奢侈品市場假貨非常猖獗,流通量已達相當規模,包括歐洲、美國、新加坡及中國香港地區的奢侈品專賣店,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假貨,且專門針對中國內地消費者出售,有一套看人下菜單的A貨策略。
某一線奢侈品代理商李先生證實,目前境外奢侈品假貨的流通量大于境內,且部分假貨的流出地正是各奢侈品專賣店,“我的團隊去年年中和今年上半年,分別從歐洲、美國、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的奢侈品專柜,大量購入貨品進行抽樣調查。經檢驗,這些地區的奢侈品專賣店中均存在不同比例的假貨庫存,且貨品的高仿程度優劣不一,從普通A貨到超A貨皆有。”
北京某奢侈品業內人士王先生稱,奢侈品“李鬼”現象背后的主使者正是專賣店的老板,經銷商就是最大的造假者。
而專賣店里之所以會有不同等級的A貨,是商家為了針對不同購買意圖的消費者,實行有區別的A貨政策。具體來說,以禮品饋贈為購買意圖的消費者會獲得普通等級的A貨,自用型客戶會拿到4A或5A級的A貨,即超A貨。
顧客購買前的行為、購買時的語言特征、購買后對奢侈品的包裝要求等,是導購人員區分禮品饋贈型消費和自用型消費的三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