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近些年來,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創辦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出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該種人才的培養不只是多元化人才培養的需要,更是為了我國能夠更好地適應信息社會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隨著全球化的深入,高職英語教育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如何培養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是教學界十分重要的課題。在本文中,筆者從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重要地位入手,分析了我國高等職業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并在分析問題及總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目的在于能夠提高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公共英語 特點 地位 教學現狀 對策
一、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重要地位
1.高職公共英語的特點。要做好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工作,需要對高職教育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重點探究,要充分掌握該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并且對人才質量予以關注。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將實用性放在第一位。學生學習英語,應當能夠做到在實踐中應用自如。因此,高職英語教學需要保證兩種特性,一種是職業性,一種是實用性,從而為提高學生專業素質以及職業能力做好準備。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時刻把握其實用性特點,因為該特點直接同學生的實用能力掛鉤。高職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應用型人才是高校培養的主要目標,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突出這一特性,要以學生未來工作為主要活動的出發點,并且根據該標準對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的內容進行衡量。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實用能力。一方面,要實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應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逐漸形成,并不斷將這種實用性貫徹到整個教學階段中,使整個學習越來越生活化,越來越生動化。實用性教學還能夠緩解學生以往學習的枯燥情況,從而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2.高職公共英語的重要地位。是高職英語課程高等職業教育中較為重要的內容,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它也是其中的基礎課程,是學生一定要完成的一門課程。根據我國教育部頒發的相關規定,在高職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學時不能低于180學時。隨著全球化經濟的深入,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對一些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而作為一名高職學生,需要具備相關的應用實踐能力以及職業活動能力。這些能力包含十分廣泛,有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責任感以及誠信度等,隨著我國同國外交流的深入,外語能力對整個社會人才培養來說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高技術人才,比如高級工、技師等,在他們的專業工作中,外語能力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因為通過外語,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新技術信息,更多的國外技術信息可以使他們的技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1.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厚。根據相關的教育理論,學習動機、興趣以及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習效果,對于外語學習來說,尤其如此。有人列出公式,認為外語學習成功=動機+樂趣=勤奮=技巧,但是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只是為了完成學分任務而去上課。持有這樣的心態,沒有明確學習英語的動機,反映在公共英語教學課堂中,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不好。此外,動機的缺乏以及學習興趣的不足,使很多高職學生在脫離公共英語課堂之后,英語學習就處于空白狀態。
2.師資力量薄弱,隊伍結構不合理。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學生與教師之間應當符合一定的比例,每個高職院校應當完善其師資配備,并構建合理的師資隊伍。但是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高職學校越來越多學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出現了教師不足以及教師素質不高的現象,即師資力量薄弱以及隊伍結構不合理。對高職英語教學來說,高職英語教師的數量增長,遠遠低于學生數量的增加。
3.教學模式傳統,評價形式單一。同樣,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十分重要。好的教學評價體系,將會有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并體現全面、客觀、科學以及準確的原則。但是按照傳統的教學評價,一般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往往對形成性評價不夠重視。
三、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對策研究
1.重視引導學生非智力因素。相比于高等教育學府,高職院校存在著一些競爭不足的現狀,其學生往往較高等院校的學生起點低很多,并且學生層次相差較大。尤其是英語學習當中,學生會遇到很多不一樣的狀況,阻礙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降低學習的效果。所以,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成績,應該積極地采取措施掃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各種障礙,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愛上英語學習。消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有助于快速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美國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尼爾?戈爾曼曾經說過:“一個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情商,而情商能夠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從而影響個人的生活和整個人生。”通過對成功人士的研究,我們發現成功人士的智力都很高,但是真正影響他們成功的是情感,也就是情商。我國某位著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調查研究,主要是對超水平兒童的智力和心理等進行調查,從而得出學生學習的成績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而這其中,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大于智力因素,從而也間接證明了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大于智力因素,比如個人的學習習慣、學習思維,以及個人的意志是否堅定等?;诖苏J識,高職學院應該將這個理論應用到英語教學中,主動地利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來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成績。
2.加強師資力量,完善隊伍結構。當前,學校的英語課程一般分為公共英語、專業英語兩種,而高職院校中的公共英語教學大多是由公共英語教學部門安排,而專業英語一般是由各院系的專業教師來安排課程。從教學計劃的安排上來看,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的安排缺乏必要的聯系,沒能充分利用英語資源。教授公共英語的教師經常面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而教師對很多專業不了解,學生也學習不到相應的專業方面的英語知識,無法適應以后的工作需求。為了避免這個矛盾,應該提高公共英語教師的相應專業素質,從公共英語教師的特點出發,讓他們真正學習一些專業知識,熟悉一些專業詞匯和術語,從而和英語教學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專業進行英語的講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會更容易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感興趣,從而提升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升公共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的方法之一,便是通過本學院專業知識教師對公共英語教師進行專業培訓。這種校內資源的共享,其一,能夠形成長期機制,公共英語教師在不脫離工作崗位的同時,得到專業知識的進修。其二,有較為靈活的學習時間,各個專業的教師和公共英語教師可以相互協調,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共同確定一個學習時間,加強公共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學習。其三,能夠充分利用校內資源,節省了公共英語教師出去進修的開支,這樣學??梢詫⒏嗟馁Y金用于對學生的培養上。
3.建立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首先,嚴抓課堂教學,同時建立學生自主學習機制。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新時代的發展導致了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學習者需要隨時掌握新知識,如果不學習就會落后于社會。高職院校應該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不能僅僅靠教師的課堂教授。尤其是英語學習,需要更多的語言練習,需要學生自己多加鍛煉,所以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抓好課堂教學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如今,高科技飛速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現代化思維,尤其是學習英語這個國際化語言,更無法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所以,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給學生講課時營造一種活潑、放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盡量在原汁原味的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營造一種更加真實的交際范圍,讓學生將英語真正當成語言來學習。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從網上搜集最新的英語材料,提供更多的知識。而且,學生能夠通過網絡自己進行課程的選擇,有針對性地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從而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降低自己與優秀生的差距。而且,多媒體技術的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接觸英語的范圍,從聽力角度提升交際能力。再次,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相結合。英語的學習需要課堂教學,還需要進行課外的實踐教學。英語是一種語言,是需要時刻運用的技能,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在課堂教學之后,積極地抓住各種課外練習機會。學校和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課外英語學習機會,比如創立英語角,可以固定時間讓學生自己參與和交流學習,學校盡可能地邀請外教,讓學生可以和外國人直接進行交流。
4.建立教學多元評價體系。教學的評價體系一般是教師是評價的主體,而學生是評價的客體,這就造成了一種矛盾,就是如果教師對學生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充分,就會作出錯誤或偏頗的評價。比如,教師可能會忽略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從而在評價上不全面。所以,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其一,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測評自己的英語水平到底如何。其二,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監督和考核,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或者策略。其三,教師進行評價。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做到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言語、考試以及提問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并做到客觀、真實。
參考文獻:
[1]張志榮.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情況調查與探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8).
[2]凌來芳.基于職業需求的公共英語課程設置改革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
[3]武曉燕,陳玲敏.淺議高職院校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教學的銜接[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5).
[4]郭衛平.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9(09).
[5]張伯敏,楊昌君.建構多元評價的高職英語課程考核體系初探[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1).
[6]羅君,鄧蓉,李靜.職業用途英語應成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主旋律[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02).
[7]劉黛琳.教指委要成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引領力量[J].外語界.2009(01).
[8]張志林.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9(02).
[9]盧潔瑩.職業教育概念界定[J].教育與職業.2009(02).
[10]孫小軍.需求理論視角下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