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陪讀中學生的心理壓力及其應對方式,通過對陪讀中學生心理壓力的六個影響因素(學校、家庭、社會、學業、人際關系、認知反應)和對其應對方式的調查,比較中學生在是否陪讀和陪讀者方面的心理壓力及其應對方式的差異。t檢驗表明,陪讀學生跟未陪讀學生、陪讀者是父母還是祖父母的中學生在應對方式上沒有區別。
【關鍵詞】陪讀 心理壓力 應對方式
一、問題提出
陪讀,一個世界上任何字典都無法查閱的新鮮名詞,近幾年來卻在中國城鄉大地愈演愈烈。有的家長不惜一方放棄工作,專職陪讀,有的舉家搬遷,另謀生計,只為孩子求學。如此“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沉重之愛,卻給孩子莫大的壓力,我國心理衛生專家早就呼吁為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要從重視健康,重視心理衛生、培養健全人格、防治心理疾病做起。因此,對陪讀學生的心理壓力及其應對方式的調查越來越被關注。
壓力在生活中普遍存在,適度的壓力是對人有利的,然而過度的壓力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我國臺灣著名心理學教授張春興先生對壓力做出的界定較為有影響力。“在心理學上,壓力(stress)一詞有三種解釋:①指環境中客觀存在的具有某種威脅性刺激。②指某種具有威脅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種反應組型。③指刺激與反應的交互關系。個體對環境具有威脅性的刺激,經認知其性質后所表現出的反應。在心理學上所研究的壓力多指第三種解釋。如此看來,所謂“壓力”,事實上是指壓力感的意思。
壓力使個體必須采取各種策略來應對,應對方式的成功與否對身心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不同的壓力、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個體,應對方式則不同。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基本觀點是:有些應對方式保護個體不受壓力生活事件的傷害,而另一些應對方式使個體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因而,對陪讀學生的心理壓力及其應對方式的探究,將有助于陪讀學生壓力過大的干預和預防。
二、研究方法
1.被試。從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高三學生中隨機選取300人進行問卷調查,得到有效問卷289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8.3%。其中男生166 人,占57.4%,女生123 人,占42.6%。是陪讀學生的有183人,占63.3%,其中陪讀人主要是父母、祖父母,陪讀人是父母的有 164人,占陪讀總數的 89.6%,陪讀人是祖父母的是19人,占陪讀人總數的10.4 %;非陪讀學生有106 人,占36.7 %。
2.研究工具。經查閱文獻、訪談把學生的心理壓力的影響因素歸納為學校、家庭、社會、學業、人際關系、認知反應6個方面,19個因素,自編學生的心理壓力調查問卷,對學生的心理壓力的總體狀況、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并對主要影響因素(在本研究中擬定百分比達到20%的為主要影響因素)進行X2檢驗,進一步探討它們在是否陪讀、不同陪讀者上的差異。
青少年應對方式量表,整個問卷共36道題目,計分方式為:不采用 1 分、偶爾采用 2 分、 有時采用 3 分、經常采用 4 分。包括兩個維度: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積極應對包括:問題解決 、尋求社會支持和積極的合理化的解釋3 個因子;消極應對包括:忍耐、逃避、發泄情緒和幻想否認4 個因子。
3. 數據統計分析
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總體上,學生心理壓力學校方面的因素有:所學教材內容多帶來的壓力大(43.6%),陪讀產生升學壓力大(35.6%),考試測驗太多帶來的壓力大(35.3%),課后作業多帶來的壓力大(34.6%)。
X2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學生在“陪讀產生升學壓力大”(X2=21.45P<0.001)上有極其顯著性差異,陪讀學生的心理壓力高于未陪讀學生的,“所學教材內容多帶來的壓力大”(X2=14.00P<0.01)、“課后作業多帶來的壓力大”(X2=7.84P<0.05)、“考試測驗太多帶來的壓力大”(X2=15.69P<0.01)上有顯著性差異,陪讀學生的心理壓力高于未陪讀學生的。不同陪讀者在“陪讀產生升學壓力大”(X2=46.41P<0.001)、“所學教材內容多帶來的壓力大”(X2=42.86P<0.001) 、“課后作業多帶來的壓力大”(X2=36.00P<0.001)、“考試測驗太多帶來的壓力大”(X2=45.76P<0.001)上差異極其顯著,陪讀者是父母的學生心理壓力明顯高于陪讀者是祖父母的。
從表2中可以看出,總體上,學生心理壓力家庭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父母拿你跟別人比帶來的壓力大(44.6%),父母期望過高帶來的壓力大(46.7%),家庭經濟困難帶來的壓力大(32.9%)。
X2結果表明:不同類型學生在“父母拿你跟別人比帶來的壓力大”(X2=10.61P<0.01)、“父母期望過高帶來的壓力大”(X2=5.40P<0.05)、“家庭經濟困難帶來的壓力大”(X2=8.85P<0.05)上有顯著差異,陪讀學生的心理壓力高于未陪讀學生的。不同的陪讀者在“父母拿你跟別人比帶來的壓力大”(X2=47.82P<0.001)、“父母期望過高帶來的壓力大”(X2=40.63P<0.001)、“家庭經濟困難帶來的壓力大”(X2=40.03P<0.001)上差異極其顯著,陪讀者是父母的學生心理壓力明顯高于陪讀者是祖父母的。
從表3中可以看出,總體上,學生心理壓力學業方面的影響因素有:因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感到壓力大(52.9%),因同學間的競爭而壓力大(36.7%),因考試成績不好而壓力大(56.4%),因知識基礎差而壓力大(44.3%)。
X2檢驗表明,不同類型學生在“因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感到壓力大”(X2=10.99P<0.01)、“因同學間的競爭而壓力大”(X2=5.43P<0.05)、“ 因考試成績不好而壓力大”(X2=14.73P<0.01)、“因基礎知識差而壓力大”(X2=15.13P<0.01)上有顯著差異, 陪讀學生的心理壓力高于未陪讀學生的。不同陪讀者在“因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感到壓力大”(X2=46.28P<0.001)、“因同學間的競爭而壓力大”(X2=46.54P<0.001)、“因考試成績不好而壓力大”(X2=60.38P<0.001)、 “因知識基礎差而壓力大”(X2=44.70P<0.001)上差異極其顯著,陪讀者是父母的學生心理壓力明顯高于陪讀者是祖父母的。
表3 學生心理壓力學業方面的影響因素
學生心理壓力在社會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就業形勢嚴峻帶來的壓力大(25.3%),學生心理壓力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影響因素百分比低于20%。
t檢驗表明,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學校方面( t = -2.048df=287P<0.05)差異顯著,不同的陪讀者在社會方面(t=3.267df=181P<0.05)和學業方面(t=2.168df=181P<0.05)差異顯著。
t檢驗表明,總體上,學生心理壓力的應對方式在是否陪讀方面沒有統計學意義,無論是陪讀學生還是未陪讀學生,他們應對心理壓力的方式是沒有差別的。
學生心理壓力的應對方式在陪讀者方面也沒有統計學意義,陪讀者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他們應對心理壓力的方式是沒有區別的。
四、討論
1.中學生心理壓力在不同類型學生上的差異。總體上,學生的心理壓力在不同類型學生維度上存在著顯著差異,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學校、家庭、學業、認知反應方面的某些影響因素上存在著顯著性差異,陪讀學生的心理壓力高于未陪讀學生的。近幾年,會寧陪讀學生逐年遞增,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就舉家搬遷到城里,租房打工進行為期十幾年的陪讀生活,或是由祖父母代之陪讀。農村陪讀越來越流行,農村陪讀是農村孩子由家長守護、看管在城里上學。所以,這在無形中增加了陪讀學生的壓力,他們不僅有升學壓力,可能更多的是怕辜負親人的付出而造成的一種心理上的壓力。
2.中學生心理壓力在陪讀者方面的差異。總體上,學生心理壓力在陪讀者方面的差異是極其顯著的,在學校、家庭、學業、認知反應四個方面的某些影響因素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陪讀學生在父母陪讀時的心理壓力均比在祖父母陪讀時的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多數父母選擇陪讀子女。每到新學期,不少學校附近房屋的租售價格會悄然上漲,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匯集到校園周圍,主動承擔起陪讀的義務。祖父母在陪讀大軍中只占少部分。
五、建議
中學生的心理壓力主要集中于學習,過度的心理壓力有消極作用,所以學生首先應該正確認識在學習中的心理壓力。許多研究顯示,認知評估與自主神經系統喚起的程度有密切的關系,正確地對學習中各種心理壓力做主觀積極的評估,可以降低人的心理壓力。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科學地認識自己的心理壓力;學生在學習中有壓力是正常的,要解決壓力就應該與教師、同學、家長合作共同解決,不要孤立地自己發愁;學校還應該為學生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適時地開展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動、每學期做幾場這方面的講座等。
陪讀更多的是父母的自發行為,這就要求他們應該克服自身的心理偏差,適時結束陪讀或者是科學地進行陪讀。家長應該轉變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給予子女獨立生活的機會,重視家庭的和諧建設;家長還應重視自身的發展,父母良好的素養、對教育的正確態度本身,對于子女來講就是一種有利的投資。
參考文獻:
[1]陳新焱.中國“陪讀部落”調查[J].成功(教育).2007(05).
[2]趙新.當前農村陪讀現象分析[J].河南農業.2010(21).
[3]蔣桂斌.陪讀農民的蝸居生活[J].鄉鎮論壇.2010(02).
[4]李志剛,常仁芳.中小學生學習心理壓力淺析[J].青島教育學院學報.1995(02).
*本文系河西學院大學生科技立項作品 編號: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