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社會。培養全面性人才是現在教育的主要目的,采用何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工作。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 創新能力 策略
現在中學生的生物課本內容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很貼近,這樣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生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在生活環境中觸碰到的任何事物都是生物以及生物現象。外界環境的鳥語花香也可以讓學生遐想萬千,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這些都是學生們在上課過程中想象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創新能力。
一、注重學生的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課是以實驗作為基礎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要以實驗作為依據。在進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實驗,不論是教師的演示實驗還是學生自己操作的實驗。經過實驗觀察,每個生物教師都要幫助學生設計一個觀察任務,讓學生熟悉觀察內容,建立觀察意識。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按照自己實驗探究的目的,選用合適的器具,設計一個可行性強的實驗案例,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的操作以及實驗所產生的現象,完成實驗之后對實驗的現象、結果進行分析,得出最后的實驗結果。高中生物的很多實驗內容都是驗證實驗,這些實驗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教師可以按照課本中的實驗內容,合理地修改實驗條件以及實驗操作方法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生物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學生通過親自實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在高中時候,實驗課程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課本內容,還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思考的前提是需要有問題,問題奠定了思考,問題意識就是所謂的具有思維性的問題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很多不解的問題,在這種狀況下刺激人的發展思維,便于更好地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在一些問題過程中產生的,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應該按照生物知識的特征,采用適宜的方式,創建一個問題情境,教師經過給學生設置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著問題,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意識。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將創新教育的觀念貫穿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創建多種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評價具有很多作用,就像價值判定、導向、鼓勵、回饋、改善等,對學生生物成績的評價也是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步驟。充分展示評價的各種功能,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評價方式要以等級方式取代百分制,標出具有指導性和鼓舞性的語言,減緩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評價的時候,需要將課堂的教學表現、課外活動這些內容結合在一起,爭取體現評價的全面性和公平性。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特別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將學生的理智思維和情感活動結合在一起,全面調動學生的各種能力,激發創新意識。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轉換位置,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然后再進行評價,教師就能更好地評價學生,發現學生的閃亮點。多用一些激勵、表揚的語言去評價學生的行為,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教師還應采取小組之間互相批改的方式進行學習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增強學生的鉆研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嚴重制約著學生的思維空間,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班級的具體情況,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開發學生的思維,豐富課堂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首先,小組合作是很重要的,團隊的力量往往勝過個體的力量。很多創造性的想法都是在團隊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更有效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是探索學習,探索學習也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要借助各種教學設備,將多媒體應用于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多媒體設備來獲取各種形形色色的知識。多媒體可以將知識以動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在較短時間里獲取更多的知識。
五、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著新課標的不斷強化,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學的重要目的。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給學生灌輸創新意識,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可以更好地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何蘭平.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對策[J].學周刊(C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