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進行“滿堂灌”,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形成單一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種以教師為主體、教材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支配下,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心理的研究,忽略了教學雙方的情感交流,不注重運用積極的情感策略,從而使許多學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現(xiàn)了障礙,抑制了他們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幫助學生調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緒,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品格和個性,適時地運用情感策略是中學語文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中學語文教材中擁有跌宕起伏故事情節(jié)和情感豐富的文學作品以及愛國愛鄉(xiāng)、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美文,是對中學生滲情感教育的最好資源,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獨有優(yōu)勢。中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些資源在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將會產(chǎn)生很強的吸引力、感染力,不僅可以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使他們由“要我學”逐漸變?yōu)椤拔乙獙W”,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甄別“真、善、美”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達到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錀澚褐牡慕逃繕?。所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滲情感教育非常重要。下面我就談談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二、語文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
1.教學主體——學生情感化。(1)深入生活實踐。語文學科與生活聯(lián)系得很直接、很緊密。根據(jù)這一特點,盡量把課本知識、把寫作放到社會生活這個大課本、大課堂去講授,讓學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去,參加社會實踐,獲取第一手感性材料,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知識的可貴。(2)課外閱讀活動是“情感教育”的有效實踐。有計劃、有步驟、有條理地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及人文素養(yǎng)無疑意義重大。它是對課堂教育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是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自我實踐和反思,它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對于語文教育來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嘗試通過結合教學實際的“情感教育”,意在完成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目標要求,從長遠看,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真正意義上理解“以人為本”的深刻內涵。
2.教學主體——教師情感化。進行語文情感教學,教師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基礎,使師生之間建立濃厚的情感。由于成長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性格和智力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學生,也常常會有教師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同時,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抵觸情緒較強,如果教師不以情感去打動學生、引導學生,而總是采用高壓手段,必然會造成師生矛盾加深,也不能體現(xiàn)素質教育提倡的人文精神、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教學目標。師生間保持融洽的情感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其次,充分使用多種教具特別是現(xiàn)代化的教具。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在教學中,教師不妨采用“情境再現(xiàn)法”,設法把學生帶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進入“情感共振”境界。再次,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語文教學情感性原則的核心就是營造和諧、民主、合作的充滿激情的教學氛圍,通過師生的互動,使學生進入一個積極的情感活動中。最后,選準切入點,妙用導語、分析關鍵詞。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與被感知對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學情境,以喚醒知覺表象,從而過渡到對對象的體驗上和情感的激發(fā)上。
3.教學內容的情感化。從宏觀上講,語文教學可以分為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語文教育必須實現(xiàn)這兩大“板塊”的情感化。(1)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學生主體性的閱讀,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伴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的中介,應積極引導學生在讀中深入文章情感世界。首先把學生引入文本中的“情境”,讓其“設身處地”,真切感悟后形成理性認識,進而轉化為自己的世界觀,那么“情感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其次,在閱讀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生活的積累和經(jīng)驗,讓他們大膽地用自己的情感去補充和豐富文本的情感。這樣,“情感教育”也就可能達到進一步的深入和升華。(2)寫作教學中體現(xiàn)“情感教育”。多年教學中,我們確實看到不少“假”“大”“空”的文章,“編造說假”“空洞無物”,沒有寫出真情實感。文章是作者感情的載體,情感充沛的文章,必然會匠心凸顯。因此,在寫作教學中進行情感培育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又是寫作教學理應承擔的責任。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在寫作初始設定目標時就要強調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因素,重點放在培養(yǎng)興趣和自信上,讓學生“真心”想寫。第二,在寫作教學中呼喚個性、展示個性。另外,除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外,“情感教育”也滲透在我們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以及語文綜合性學習當中?!扒楦薪逃币部梢哉f是語文教學中人文價值的最高體現(xiàn)。
總之,情感教育是良好個性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保證,是知識與技能目標實現(xiàn)的動力,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只有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提高他們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語文教學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希望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真正實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