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化學實驗教學促學生能力的培養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實驗教學在實驗條件缺乏的普通高中學校依然是化學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實驗開展的效率很低。本文從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際出發,分析了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提升普通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普通高中 化學實驗 有效策略
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好化學的重要途徑。通過實驗不僅能使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實驗中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但由于普通高中生源普遍比較差、起點低,學生的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面對實驗教學,有些教師把實驗過程簡單化,通常采用口頭描述的形式將實驗內容和現象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去記憶,有些教師以演示實驗代替學生實驗,演示過程常常也是草草了事。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一直處于旁觀者的地位,對教師的實驗演示漫不關心,甚至瞎起哄。有些教師雖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做完實驗,其實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實驗的目的,只是圖一時的熱鬧。從知識的學習角度來看,以上諸多形式,學生都只是一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灌輸者,更談不上能力的培養了,明顯違背了化學教材實驗設計的初衷,使實驗教學失去了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推進化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能力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現結合本校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就如何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談幾點做法,以求得到專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革新觀念,主動融合到新課程教學改革中
在課堂實驗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的安排組織進行實驗演示,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演示,學生一直處于教師的組織之外,只是實驗的旁觀者,毫無學習的主體而言。如此的實驗教學,學生根本就是學習的擺設,實驗的演示也顯得毫無意義。因此,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主動融合到新課程中來、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如在講述硫的化學性質時,教師通常按照書本安排對硫與鐵的反應進行演示,通過演示來得出硫的化學性質。如圖示一:
現象:紅熱保持并從一端過渡到另一端,聞到有刺鼻的氣味,反應結束后用磁鐵檢驗無感磁性。

結論:鐵和硫在加熱的條件下化合生成新的物質,說明硫在此條件下可以與鐵等金屬反應的化學性質。
隨著結論的確定,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就隨著學生的一陳喧鬧而告一段落,學生當中剛激發的興趣也就消失了。但如果我們深入挖掘實驗資源,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主動引導學生去探究,那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進行探究,如問聞到的刺鼻味道是什么,鐵和硫反應后生成物是什么,為什么加熱一段時間要停止加熱。這些隱含的問題有些學生壓根就沒有想過,而有些學生可能想到,卻又沒有表達出來。如果教師能適時地啟發一下,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當然,如果條件許可,我們還可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如演示實驗圖二和圖三,讓學生繼續進行探究。


優點:不用變換酒精燈加熱位置就可觀察到反應現象,產物的檢驗也比較簡單,而且試管內空氣比較少,可減少刺鼻的味道。
不足:無法徹底消除產生二氧化硫。
查閱資料: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氣味,可以用堿性溶液(如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除去。
學生設計:根據資料提示進行設計,經大家共同討論,教師指導。設計如圖示四。
通過學生一系列實驗設計的改進,運用十分普遍的化學實驗資源進行實驗演示,實驗演示的效果比較理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了知識,同時也在探索中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只將書本中的知識一條條地機械地教給學生,這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因此,更新觀念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實驗教學與升學考試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的。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更新觀念,深化實驗教學,主動探究,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達到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二、整合書本傳統實驗,提高學生思維品質
現今高中化學教材變化快,化學實驗設計非常多,有些也比較凌亂,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比較難掌握。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進行適當的整合,以點帶面,對知識進行梳理,在此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學氧族元素中SO2的性質時,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性質就是漂白性,它也是性質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其中漂白性的實驗演示為圖五。

實驗現象:向品紅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時可觀察到品紅顏色逐漸消失,經加熱后溶液逐漸又恢復為淺紅色。
結論:SO2氣體有漂白性,但經漂白后的物質不穩定。
通過實驗的演示來得出物質性質的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被廣泛地運用,但高中化學中具有漂白性質的物質有很多,很容易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干擾。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的有效性,教師有必要對該實驗的教學進行梳理聯系、比較異同,在分析比較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教師直接向品紅溶液中通入SO2氣體,讓學生觀察“紅色消失了”的現象,然后直接給出SO2氣體的漂白性,接著就是機械性記憶,毫無生機。
改進的教學:
實驗一:把SO2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結果溶液變成紅色,再把SO2通入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結果紅色消失。
實驗二:做一組對比實驗,把Na2O2粉末加到品紅溶液中,再對褪色的溶液進行加熱,觀察是否會重新變成紅色,結果是否定的。
學生結論:說明SO2具有酸性,且漂白原理與Na2O2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
學生結論:二氧化硫的褪色反應可復原,說明二氧化硫的褪色與Cl2等有不同之處。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資料,來證實SO2的漂白原理,同時鞏固實驗中對漂白原理的學習,進而使學生達到學習的目的。通過對書本簡單實驗的有機整合,橫向聯系了高中化學中有漂白性的物質學習,梳理了物質的漂白性的一系列規律,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SO2氣體漂白的特殊性,使知識的學習更加條理有序、合理有效。
三、學生分組實驗,共同合作參與,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現有課堂上教師的演示實驗僅僅滿足于教材上的步驟,得到與教材一致的結論,常常是教師做,學生看、聽、記。如果教師改變實驗教學形式進行分組實驗或讓學生輪流在課堂上進行操作,其他學生認真觀察,讓廣大學生共同參與,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使普通高中的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師生和諧發展,增強學生的化學素養和實驗水平,使新課程的實驗教學目標較好地得到落實,就要有效地實施化學實驗教學,采取有效策略,積極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增強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這不僅需要社會和家長的高度重視,更需要我們廣大化學教師的不斷努力,主動探究新的教學方法,挖掘新的實驗教學資源,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感受到化學實驗學習的重要性,并能主動地參與化學實驗學習,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化學知識、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態度,才能使普通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真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