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處于不斷激活的狀態,達到教學和學習的最佳效果,課堂的高效性和科學性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關鍵詞】初中化學 高效課堂 學習興趣 合作交流
高效課堂是每一位老師和學生們共同追求的目標。新課程、新教材既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又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課堂變得高效,怎樣把杜郎口的教學模式運用到教學中去,是筆者這幾年來一直反思和總結的課題。下面,筆者從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教學的策略和課堂過后的鞏固這三個方面,談談對于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感悟。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對某個事物有了興趣,學生學習的熱情必然高漲,注意力也會相對集中,利用生活實例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初中的化學知識其實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許多相關的實例,利用好這些實例,就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講到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可以例舉干冰滅火器的原理,學到水時,可以例舉當今水污染的原因,進而讓學生體會水污染的防治,以及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的理念。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課堂上的演示實驗也是必不可少的,筆者的經驗是,演示實驗一定不能因偷懶而不做,學生們用眼睛看到的實驗現象會在他們的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典型的實驗之一:水的電解,雖然說學生都知道電解水會產生氫氣和氧氣,但是如果在課堂上演示此實驗的話,他們會對正負極的不同產物,以及氫氣和氧氣的相對體積比產生深刻的印象,比教師不做實驗,而反復強調實驗現象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筆者的經驗是,課本上每一個演示實驗,教師都一定要做,甚至可以讓學生來代替老師做,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學生還可以分組進行試驗操作,雖然耽誤了一些時間,但是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如果試驗失敗,還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反思的習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化學的奇特。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時候,學生上課時會打盹,尤其是下午的第一節課,這時候,課前的一個小實驗,就可以讓孩子們打起精神,提起興趣來。
二、教師的教學策略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
新課程要求我們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大力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在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這里,筆者推薦利用導學案的教學方式,導學案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以學案上的探究性問題為教學核心,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實驗等方式解決相關問題、得出有關結論、掌握相關知識。利用導學案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優化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合作探究和獨立思考能力都得到提高。導學案可以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測試和復習資料于一體,是“教學合一”的載體。化學本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利用導學案可以將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等清晰地羅列出來,然后利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有效教學,教師提出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地參與討論合作學習,導學案對于初中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上課的前一天,就把導學案發給學生,讓他們對第二天的內容進行預習,填寫預習部分。第二天的課堂上,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先對學生的預習結果進行檢查,做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心中有數。上課時,教師要以導學案上的線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讓他們各展所長,百花齊放。通過導學案,讓學生學好本節課的內容,課堂的進行也會有條不紊。在課堂上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完成導學案上的內容,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也就能基本完成了。這時候,導學案上的課后習題就要發揮大作用了,教師可以設置三種不同難度的習題,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適合他們的習題。這樣也更有助于他們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三、課后及時反思是有效課堂的進步階梯
與課前準備和上課的策略一樣,課后的及時反思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教師進步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后反思可以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也就是說,進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體會教學理論,創新教學實踐,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這說明,經驗和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兩個要素,例如,有的教師已從教數年,但是一直沒有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就是因為不注意反思的結果,如果只“教”而不“思”,那么教師則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通過實踐和反思的結合,教師才會不斷地總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不斷剖析學生的狀態和適應于他們的教學方法。在反思中,教師把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漸形成。課后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沖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后而知困”,在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