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習慣成就事業,個性決定成敗。”現在學生的習慣和個性的培養著實讓老師和家長有些困惑,有些擔憂,甚至更多地表現出一些焦慮。其實對于孩子的習慣和個性的培養,家長和老師應該在很多細節方面給予細心地教育和耐心地培養。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一種主要手段,而對于學生來說課堂是他們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的必經階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對學生的習慣和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體育課就更不例外,而且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比其它學科教學更難達到預設的效果。為了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筆者根據體育教學實踐,體會到在平時教學中我們接觸到的最尋常、最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幾種方式。
實踐案例:快速跑(初一年級,復習站立式起跑的姿勢,快速跑)
1.課堂常規部分:體育委員吹兩次長哨,然后原地踏步直到在操場等待上課的本班學生全部靠攏對齊,然后整隊。檢查人數時請每人檢查身邊前后左右的同學有沒有到,然后再報告人數。
2.準備部分:反口令練習,要求做錯的學生立刻舉手示意,最后在練習中沒錯過的學生舉手示意。報數抱團練習,跑動的方向跟隨老師左右手擺動的方向變化,大小數字交替。行進間做徒手操(跟做,不斷變化動作和節奏),活動身體各關節和韌帶,練習到最后還原成四路縱隊。
3.基本部分:復習,學生簡明扼要地說(分組說,個人說)動作方法,要領(頭,臂,腿,腳,身體)。學生邊說(集體說)邊做,學生再對說對練。快速起動練習四組(一組做一組糾,指出錯誤);快速跑接加速跑練習(單、雙數追趕游戲);快速跑練習(由四路成兩路,在足球門中線處背向頂紙往返跑,提示不要讓紙掉下來)
發展體能練習,橫行八道游戲:學生在足球場中線處背向,橫向蟹行,折返時豎向爬行。
4.結束部分:邊放松邊交流練習的心得,吹哨即停,小結本節課學習情況,師生再見。
分析:體育課不同于其它學科,課堂形式的呈現一般都是在室外,外部因素的干擾對學生的傾聽和學習的效果影響極大,飛機飛過,爆竹煙花放過,其它班級玩游戲等等都給學生帶來客觀上注意力的分散,初一的學生活潑好動,自制能力較差,開小差做其它多余動作的比比皆是。所以體育課上學生的注意力和傾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室內效果來得好,所以要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傾聽和表達能力就需要體育老師費一番心思,動一番腦筋。
這是一節完整的體育課,第一個環節,從開始體育委員整隊,筆者就設置體育委員吹哨讓學生原地踏步來收擾學生的腳步,整理隊形,同時也收攏學生的心,為開始上課做準備。有時候,我們老師也常用倒數數的方式整隊來喚起學生注意和傾聽,這就要求我們體育老師在備課時要開動腦筋,積極尋找能有效引起學生注意的方法和手段,在課前就能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為下面要進行的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個環節是反應能力的訓練,快速跑要的就是快速反應和快速起動的能力,為了讓學生認真地接受這個訓練,筆者做了兩個小游戲,反口令練習和報數抱團練習,這個練習是我們的體育課常做的,但是為了達到培養學生傾聽和表達能力的目的,練習的方法和手段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除了口令之外,老師適時的肢體語言(不同于示范動作)也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手勢的指導作用等同于口語和眼神,它有時表示一種暗示,一種強化,一種肯定或否定,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課堂效率,強化了教學的效果。這兩個小游戲練習中,如果開小差不認真看老師朝哪個方向轉,不認真看老師手勢向哪邊擺,那么他很快就會做錯動作從隊伍中突顯出來,同學和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到,這樣也方便及時糾正他的行為。行進間的徒手操練習,一般都是讓學生跟做,因為徒手操練習的動作差不多,但節拍、節奏和順序可以在編排中不斷變化。所以筆者上課做的徒手操練習是沒有規律可循的,學生都是隨筆者的動作變化而變化著的,雖然徒手操動作很簡單,但節奏和節拍的變化以及口令的緩急輕重都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傾聽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三個環節是復習站立式起跑姿勢和快速跑練習,筆者采用讓學生說和做相結合的辦法。因為“說”的能力在社會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作用愈來愈重要。不僅室內課適用,室外體育課更適用。因為現在的學生因多元化發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父母又忙于工作生計,缺少對孩子的關愛,他們的性格變得有些浮燥,在學習上很多時候他們都靜不下心來,聽課做事都缺少了耐心,特別是體育課,除了好奇游戲外,對課堂的內容及要求漠不關心,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就是似聽非聽,不動腦筋不往心里去,或者聽一半就激動得表現自己,不注意老師下面所講的內容,他們認為反正老師也不會問我什么,聽與不聽何妨。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這是體育老師一直忽略了的重要的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一種最普通的方式。無論是新授還是復習運動技能的方法及要領,筆者都要求學生能把所學動作技能的方法和要領大聲說出來,甚至可以說幾遍,通過個人和集體的反復說,強化學生的記憶,鞏固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然后對自己所要表達的技能起指導作用,檢驗自己做出來的動作是否符合這一動作技能的要求。提高自己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對說對練的方式,是通過解說或敘述動作技能的方法和要領給別人聽,通過注意觀察別人動作的對與錯來抓住動作的要領,解決“怎么做”的問題,從而也能提高自己在語言和肢體上的表達能力。而要想有正確的表述能力離不開課上的傾聽,這兩者是息息相連的。有時候在集體表述時,有個別學生會濫竽充數,那就要求老師用眼神或語言關注提醒這些學生,或讓他們個別出來敘述動作方法和要領,以引起他們的要注意。頂紙跑和爬行的游戲是通過提出問題:怎么跑紙才不掉下來,怎么爬的速度最快,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踐,做完一次游戲后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怎么做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學生們顧不上擦汗又開始爭辯起來,爭辯是要求學生對問題或事物提出不同的看法,而且在爭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最緊張最活躍的狀態,它可以激發學生發表看法的欲望,培養學生敢于直言的勇氣,從而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在學生爭論后老師要及時總結知識要領,公布答案,如何跑紙才不掉并要求學生及時記憶。教師在適當的時候要用激勵或幽默的語言來表述練習和爭論后的結果,用這種語言傳達和溝通思想感情,從而使得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放松自己的身心。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有益評價、鼓勵表揚可以引起學生良好的心理反應,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從受到教師語言的感染和啟發的,學生就會以百倍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去努力學習知識。以幽默的語言活躍和渲染教學氣氛,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又能加深學生記憶,但是初中生特別是初一的學生身心還未發育全,自控自律能力較差,有的學生是不能真正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反而會趁機打搞,擾亂課堂秩序。所以教師要把握好激勵和幽默的言語的使用時機,不能讓學生失去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
第四個環節就是放松和自由討論總結,學生的天性是好動,我們給時間讓他們自己放松,但我們在要求他活動的同時還要學會做自我總結。說自己說同學的表現,大膽表述自己對這節課學習后的感想,學生面對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同學,能敢于提出自己想法和看法,這樣能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同時也能真實地反饋課堂教學情況,以便更好地完善下一節課的教學。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則要認真傾聽,關注學生的表達的方式和內容,給予及時評價。學生在整個課堂中集中了注意力,用心傾聽,積極思維,大膽地表達自己,那么課堂的效率就是在我們的預設之中了。
學生傾聽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兩節課就能成功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有好的表現能力,進行換位思考,在備好專業技能知識方面的課以外,還要備好學生的個性特點,情感表達等方面的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想聽,想學,愿意接受,讓學生產生尊敬,所以教師應該把點點滴滴的想法和做法都要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去努力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塑造一個好的個性,讓學生不斷向成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