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集聲、光、電等為一體的多媒體技術,以其高效、快捷、全面傳授知識,保存、收集資料相互交流等優勢,極大促進了整個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其中以形象直觀的美術教學最為受益。計算機輔助教學,因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諸多優點,而成為現代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美術教學也不例外。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特別是在突破傳統教學的諸多難點上,計算機可以發揮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一、利用計算機獲得獨特的視覺效果
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特點,根據教學需要,獲得獨特的數碼虛擬視覺效果,協助教師突破教學中的難點。美術欣賞課有很強的直觀性,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數碼投影儀,就可以將作品清楚地放大展示,讓學生在欣賞課上能夠真正地“欣賞”。讓課堂上的每個學生都能看得清楚,達到最佳的審美感受。同時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有針對性地觀察,教師結合知識重點、難點進行分析講解。由此,視覺的傳達與知識的傳授相得益彰,讓學生在審美體驗中學習和提高。
二、利用計算機動態展示變化的過程
計算機具有強大的多媒體功能,集文字、圖像、圖形、聲音、動畫和視頻為一體。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通過計算機表現許多傳統教學技術不能表現的事物和現象,如演示形象生動的動畫,聲情并茂的有聲畫面,色彩豐富的教學圖片等。CAI 可以使抽象問題形象化,靜態問題動態化,在解決那些教師難以表述而學生又難以理解的問題上,動態展示變化的過程,突破教學難點。
在工藝與設計課的教學中,有關工藝制作的程序、步驟和方法復雜、嚴謹,技法的要點、難點較多,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教師要想利用課堂時間演示一個完整制作過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繪制“簡單圖案”教學,僅其中的上色環節,就不是一遍兩遍能完成的,非常耽誤時間,而且沒有辦法讓全班學生都能看清楚。在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只好口頭教授,稍作演示,這樣的教學,學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難點。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我們可以將圖案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幻燈片進行放映,從繪制草圖、拷貝、涂色,到最后調整、修改,色彩轉換,都非常方便、快捷,整個過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獨特,學生邊看放映邊學習,印象深刻,教學難點輕松解決。
三、通過整合培養美術欣賞能力
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歷來是美術教育教學的難點。把藝術作品不同元素間的相互關系在大腦中形成反射,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利用知識經驗進行綜合加工,是形成審美情感和審美理解的過程。使用計算機,可以容易地將多種媒體融合在一起,并方便地展示給學生,突破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這個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在計算機輔助的美術欣賞課中,把音樂和美術、電影與美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圖文并茂、聲色俱全地表現深刻主題,能充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創造力。如欣賞《格爾尼卡》時,如果只看課本中的小幅圖片,學生會因為對作品內容及產生背景缺乏一定的認識,而印象不深,難以產生共鳴,影響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欣賞。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將畫面投影到大屏幕上,用聲情并茂的語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內容,通過鼠標指針,指點畫中細節,引導學生觀察,同時播放合適的背景音樂……這時學生就開始自覺地“設身處地”,進入某種情境,產生審美同情。
四、美術教師建立美術信息資源庫
美術教師作為美術信息的傳授者,不但掌握著傳授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決定著符號形式和內容的取舍選擇,決定著美術信息傳播的效果。教師可通過多種手段隨時將對教學有用的優秀美術信息資源收集起來,并對其分類整理,在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的基礎上,建立教師個人的美術教學信息資源庫。美術信息資源庫的建立與利用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經典型原則:經典型原則是指美術教師要選擇和利用學術水平高、權威性強的美術信息資源,建立美術信息資源庫。教師首先在信息的來源上把關,由國家學術權威部門或機構舉辦的展覽、出版的書刊及電子出版物等都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國家權威部門提供的美術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美術課堂教學所用的信息量與之相比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這就需要教師慧眼識珠,選擇最佳的美術信息用于教學。
代表性原則:教師應選擇同類美術信息中最典型的美術信息建庫并用于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說明某個問題或觀點時,可選擇1幅或1組特征最明確,最具代表性的圖片讓學生去觀察、比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
時代性原則:時代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利用最新的美術資源進行建庫和教學。時代在不斷發展,藝術要求不斷地創新,世界各國的藝術家每天都在創造數以萬計的新的優秀美術作品。作為教師,始終要帶領學生站在時代的最前沿,不斷地進行知識結構的更新,接受新的觀點,要經常不斷地更新美術信息資源,使教師的美術信息資源庫不斷完善,不斷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