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蘊藏著巨大的語言寶庫,教師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精神健康成長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促進語文學科教學。
【關鍵詞】經典誦讀 促進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008-02
中華傳統文化蘊藏著巨大的語言寶庫,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以下簡稱“經典誦讀”),意義重大。它不僅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思想文化修養、促進學生精神健康成長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語文學科教學的促進更是直接、有效。比如學生在經典誦讀中廣泛積累知識,靈活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方法遷移等,這些都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那么,究竟怎樣去做,才能以經典誦讀活動來促進語文教學呢?本人認為,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 選擇適當的學習材料
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適合小學生誦讀的優秀材料,比如《弟子規》《三字經》《笠翁對韻》、唐詩、宋詞、《論語》歷史故事、《詩經》等。可以根據不同的學段選擇不同的內容,如《弟子規》《三字經》等,比較適合初入學的學生誦讀,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實用性也強;而唐詩、宋詞、《論語》、歷史故事、《詩經》等,更適合中高學段學生使用。
二 進行合理的時間安排
第一,最好每周有固定的經典誦讀課,便于集中進行經典誦讀教學。
第二,每天課前誦讀經典,日日誦,鞏固誦讀課上所學內容。
第三,圍繞傳統節日舉行經典詩文背誦比賽或展示活動,激發興趣,活學活用,促進經典誦讀活動向縱深發展。
三 采用合適的誦讀方法
根據兒童生理與心理特點,經典誦讀以讀為主,兼以背、寫、畫、講、演、賞等多種方法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并與學校語文教學、班隊會活動、綜合實踐等相結合,來提高學生誦讀的興趣和實踐性。同時,經典誦讀要注意家校溝通,實現“立體化”教學,力求做到“知行合一”,促進經典的學習與應用。教學中還要注意采取“揚棄法”,對于學習材料中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可以不學或換內容學習。
第一,老師引領學生以各種方式讀學習材料。或快或慢,或帶讀或齊讀,或接龍或默讀。不同學段重點不同。比如低年級經典誦讀以讀為主,讀的方式有許多:表演讀、聽讀、老師范讀、學生領讀、大小聲變換讀、快慢變化讀、小組賽讀、師生帶讀、吟讀、齊讀、接龍讀等;而中高年級在正音以后,教師可多采用輕聲自由讀、高聲誦讀等朗讀方式。
第二,從經典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老師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領悟:講相關故事,講有趣的常識,講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事件等;將《弟子規》《三字經》編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劇,讓孩子表演、互相觀摩學習,從中理解做人的道理……
第三,熟讀成誦。教師引導孩子想出各種方法背:讓學生將詩歌填進自己所喜愛和熟悉的兒童歌曲中,將詩歌唱出來;一些古詩、經書的語言富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編成“拍手歌”,在玩耍時背出來。
第四,將日常語文教學與誦讀教學緊密結合。(1)以經典拓寬語文學習的范圍。現行語文課本中選入的中華傳統文化材料都很精致,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以這些材料為基準點,向學生可以理解的其他相關材料輻射開,擴大語文學習的范圍,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語文教學豐富起來。(2)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經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經常引用一些經典詩文,并對學生在習作、閱讀表達、綜合實踐活動中使用經典詩文進行大力表彰,這樣做既能加深學生對于經典的印象,又能激發學生學經典、用經典的興趣,增強學生活學活用的意識,一舉多得。
第五,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將與誦讀內容相關的經典材料介紹給學生,把誦讀教學與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第六,中高年級學生學習能力強,經典誦讀自讀自悟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在開展誦讀時可以引進語文學科高效課堂的一些做法:(1)自主學習法。鼓勵學生采用實驗中學到的方法以自學、互學、群學方式進行許多淺顯詩文的自主學習。(2)利用資源法。依據學生現有的學習條件與學習能力,在中高年級利用網絡等資源、工具,布置學生預習、自學,然后課堂上相互交流。(3)綜合活動法。以開展綜合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搜索資料,處理信息,進行誦讀綜合展示。(4)展示交流法。組織中高年級學生以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方法及經驗。
第七,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常用的精講詩文法也可以運用到經典誦讀中。(1)精學詩文法:以賞景、入境、感情、悟理的方式精學誦讀材料,提高審美能力。(2)字眼誦讀法:在中高年級誦讀教學中,通過抓字眼的方式促進理解帶動誦讀。
四 做好方法的遷移
誦讀方法也可以向語文閱讀教學遷移。
第一,無需全文背誦的較長篇幅的課文,其中重點段落的學習可以采用一些誦讀方法。北師大版語文課本二年級上冊《火紅的楓葉》一課第三自然段語言精美,可以運用老師范讀、師生帶讀、小組賽讀等多種方式反復誦讀,體會楓葉的顏色美、形狀美,初步感知比喻的作用。
第二,誦讀現代兒歌、兒童詩,能借用經典誦讀中的許多方法。如教師范讀幫助學生劃分節奏,聽讀幫助學生體會感情,表演讀增強趣味性并幫助理解等。
如果教師能長期扎實有效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學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學習能力的提高自不必說,經典的浸潤與感染還將使學生學習更用心、讀書更靜心,綜合素質隨之提高,這正是誦讀經典促進語文教學最有價值的地方。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