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采取調查問卷方式,隨機選取醫學類大學生,對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進行調查,了解醫學類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探索性地分析形成現狀的原因,以便幫助學校更好地建立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服務體系。
【關鍵詞】醫學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029-02
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成為社會發展不和諧的因素之一。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有助于大學生增強主體意識、明確目標,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結合社會需要,開拓美好前程,對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 調查對象
參與本次信息采集的是600名醫學類在讀本科學生。各群體分別統計如下:(1)性別比例:男生20%,女生80%,男女性別比例為1∶4。(2)年級比例:大四學生8%、大三學生29%、大二學生21%、大一學生42%。
二 調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法。根據調查目的,設計了《醫學類在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按照年級、性別對我校建設路校區本科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560份,其中有效問卷530份,樣本分布均勻,樣本容量、樣本代表性都能滿足統計分析要求。
三 調查結果及分析
1.大學生獲取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途徑
據調查,大學生獲取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學校開展教育培訓(48.6%)和父母、教師、朋友(46.8%),這說明大學生除了利用現有的資源自發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外,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仍是最重要的渠道,學校教學工作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普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了解程度
據調查,聽說過但不太了解的學生所占比例高達71.2%,對職業生涯規劃知識非常了解的學生只占了7%,在大學生中,仍有較多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不太了解,這說明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普及還有待提高。
3.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的認識及需求程度
據調查,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心目中的重要性高達73.8%,有將近一半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的服務,由此說明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和需求度很高,反映出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度的提高,同時也反映出相關服務的不足。
4.大學生對現在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的了解情況
據調查,僅有三成的人對現在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比較了解,而對現在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有所了解的人將近六成,還有基本不了解和根本沒有考慮過的。這說明有將近70%的人對現在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不清楚。
5.當代大學生對將來的職業考慮情況
據調查,有三成的學生對自己將來的職業考慮了很多,為自己做了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有超一半的人對自己將來的職業有一點想法,說明大部分人沒有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還有小部分人處在迷茫中,甚至有人根本沒有考慮過。
6.學校舉辦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課程或講座對大學生的幫助程度
據調查,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學校舉辦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課程或講座很有幫助,受益匪淺,說明學校舉辦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課程或講座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7.關于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更希望看到的活動
據調查,大部分人選擇了需要有關職業規劃和人力資源相關知識的介紹,少而精(43%)和請一些企業的人事經理談談他們的用人之道及就業情況(35.6%),說明大部分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還不夠了解,希望進一步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實質,以便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 總結及建議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對職業生涯設計和未來發展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同時通過此次調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調查高校的職業指導體系所提供的服務可以進一步拓寬,就業指導中心的服務工作存在較大的可提升空間。在此,結合調查分析的結果,對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出幾點建議:
1.正確認識自己,強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樹立和普及職業生涯規劃理念
作為在校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和了解自我是制訂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和基礎。大學生從入學起就應該對自身愛好、個性特征、相關經歷以及社會環境進行分析,確立科學合理的職業目標。同時,高校也要通過多種途徑如開展職業測評、職業訓練、邀請職業指導師講課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盡早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
2.“軟件”和“硬件”相結合,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職業測評系統工具和咨詢服務工作室以及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是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硬件”上,要投入必要的物質保證,加強如咨詢輔導室、信息查詢室、面試模擬室等職業生涯教育必備設施的建設。在“軟件”上,要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力求向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方向發展。從事職業生涯規劃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理念、文化素質、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訓,建設一支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
3.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有一套科學的體系。高校應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學校的正常教學計劃中,并根據不同的年級開設不同的內容,將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階段。同時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課程建設,關注就業過程中人才需求的變化以及用人單位對專業素質要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4.搭建平臺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系列活動
為了幫助學生盡早樹立競爭意識、危機意識、職業規劃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科學地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高校應搭建平臺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系列活動。如加強網絡宣傳,提供與職業生涯相關的各種資料,設置網上個性化的問卷調查、咨詢和生涯指導;邀請相關專家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講座,介紹不同行業的市場定位、發展前景、經營管理戰略思想以及從事該行業所應具備的職業素質等,使學生盡早認識該行業的發展情況和發展前景,更好地進行職業規劃和定位;開展“個人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模擬面試”等系列活動。通過舉辦職業生涯規劃一系列活動,不斷增強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引導大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變“被動就業”為“主動擇業”,努力提升高校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姚裕群.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2]錢貴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導論[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
[3]邊慧敏.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