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是學生中的特殊群體,他們不僅學習成績較差,而且在心理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針對學困生心理疾病問題的研究,教師應該摸清實情,因勢利導,“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夠“藥到病除”,達到“治病醫(yī)人”的根本目的。
【關(guān)鍵詞】普通高中 學困生 心理疾病 干預 矯治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060-01
筆者聯(lián)系高中學困生的心理問題實際,就當前高中學困生的心理疾病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矯治策略,現(xiàn)就相關(guān)問題探討如下:
一 普通高中學困生心理疾病分析
1.自卑心理嚴重
學困生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長期以來,由于學困生得不到教師、家長和同學的重視,長期處于被人看不起的陰影中,這樣就會讓其產(chǎn)生自卑心理,甚至感到學習上沒有奔頭而產(chǎn)生厭學、破罐子破摔等自暴自棄的心理疾病。由于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家長也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困生就會因感到升學無望而產(chǎn)生混日子的想法,學習興趣十分低下。
2.自控能力較差
學困生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差,究其根本原因是與他們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有關(guān)。從家庭成長環(huán)境來看,有的學困生是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獨生子女,從小就生活在百般寵愛的家庭里,可以隨心所欲,于是就形成了放蕩不羈的習慣和性格。加上對學習無望,就會更加肆無忌憚,或在課堂上睡覺、玩手機,或是抄襲作業(yè),不愛思考問題等等。有的甚至具有較強的厭學心理,多次無故請假、曠課和逃學,沉迷于校外的網(wǎng)絡(luò)和早戀世界里。
3.抗挫能力薄弱
學生的意志力比較薄弱,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特別是有的教師沒有注意到學困生的特殊性,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方式與學困生不適應,教學目標過高、學習任務過重、學習難度過大等,都會影響學困生的學習心理,一旦遭受挫折,就會習慣性地放棄,從而進一步感到學習困難大、枯燥無味、進步無望而加重自暴自棄的不良心理。
二 矯治策略
針對高中學困生存在的心理疾病,教師應該切實采取有效的措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樹立新成才觀,正視學困生的心理疾病
教師應該正確地看待學困生,樹立新的人才觀,避免單一性的成才觀,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并采取有效地幫扶轉(zhuǎn)化措施,揚長避短,因勢利導。首先,要樹立全面的成才觀。教師應該樹立全面性的大人才觀,充分地認識“行行出狀元”的道理,增強學困生也可成才的信心。其次,寬容地對待學困生。學困生因為自身的缺陷,容易在學習上出現(xiàn)各種問題,教師應該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不能夠苛求他們,并多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guān)愛、期待和信任。在教師良好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激勵和引導學困生逐步找回自信,找到學習的快樂、進步的快樂和成長的快樂。
2.采用分層教學,疏導學困生的心理疾病
針對學困生,開展分層教學,降低其學習目標,建設(shè)學習任務,按照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讓學困生在分層教學中更容易達到學習目標,讓其更多地感受到學習進步的喜悅,從而產(chǎn)生學習成就感。對于學生對學習的消極認識和看法,要積極疏導,讓學生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亮點和長處。譬如讓學困生完成難度低一些的作業(yè),提問時讓其回答更加容易一點的問題等方式,都可以有效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減少消極心理,在進步中逐步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3.開展各種活動,矯治學困生的心理疾病
對于不愛交往、性格內(nèi)向和具有較強自卑心等問題的學困生,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文體娛樂活動,根據(jù)學困生的實際進行相應的安排。讓組織能力較強的學困生從事活動組織類的工作,安排熱心集體的學困生參與到活動的后勤服務中來。對于具有某些特長的學生,則可以引導其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亮點,感受到展示自我的快樂和滿足,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在活動中,要注重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思想上的開導,幫助學生逐步消除心理上的顧慮,從而融入到集體活動中來。此外,作為教師,必須關(guān)心學困生的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交流,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關(guān)愛的溫暖。
三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學困生是學生中的特殊群體,教師應該正確地看待學困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的點滴進步,多采用激勵等正面、積極的評價方式。針對學困生存在的自卑、缺乏學習興趣、自控力差、意志力不強等心理疾病,教師應該講究語言技巧,從話語上多開導、多溝通,以有效地疏導他們的心理。從行動上多關(guān)心、多幫助,用熱情感化和溫暖學困生,用多種方式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構(gòu)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增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信任感和敬佩感,從而達到有效矯治心理疾病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榮幸.普通高中學困生心理疾病及其矯治策略[J].廣西教育,2012(14):45~46
[2]湯克梅.高中階段學困生成因及轉(zhuǎn)化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