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師生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則是師生進行教育活動、達成教育目標主要途徑。一切教育活動都受到教育理念、教學目標的支配,教育理念不同,賦予課堂教學的內涵就會產生很大差異。在“以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下,我們應怎樣組織有效課堂教育活動、建構高效課堂呢?
提到高效課堂,一部分教師可能會想到大容量、高難度、大跨度的傳統優質課堂。這種高效課堂的“高效”是基于教師高超的講授技巧,尖子學生超群的理解、接受能力而言的。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甚至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打擊、一種煎熬。這就遇到一個永遠無法回避的客觀現狀:一個教室里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有著不同生活經歷的學生,僅通過教師40分鐘的講授讓所有學生掌握課本知識,這是難以完成的任務,更不用說質疑、探究、合作、人文素養、動手、交流、表達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給他們劃定統一的目標、編制一樣的標準化訓練題,無視個體差異,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會適得其反,加重學生的厭學情緒。
2010~2012年,我校開始嘗試了新課標所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科學,生物實驗、學習、探究都很適合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學習,通過實踐,筆者將高效課堂的建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步是三動:身動、心動、神動
初期,教師首抓小組建設、學習習慣訓練。合作學習小組由4~6人組成,學習水平分別是上、中、下,各合作學習小組間實力相當。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組間同質又為保證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在共同完成小組任務的目標下,小組內部將合作、競爭和個人行為融為一體,并進行優化組合加以利用,符合教學規律和時代的需求,是對傳統教學的單一競爭格局的一大變革。小組內同學有的擅長組織,可進行成員之間的協調、分工;有的擅長表達,展示、匯報時就大展身手了;有的強在動手,可以很好地執行任務。每個人都能取長補短,得到發展。在合作情形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創造性思維,會產生新的思想、新的解決辦法和程序。
新的模式下,教師從問題的提出到學生合作的每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在設計探究問題時,必須注意問題要具有明確性、開放性、探究性,語言描繪要具有生活化、具體化、趣味化,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問題提出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不可問題一拋出就進行小組合作,這樣成員很容易相互依賴,不能充分發展個人能力。
平行并列型內容,特別適合各小組負責一項內容,同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各小組派代表在課堂上匯報,全班交流。小組合作模式學習初期,應盡量多安排這種形式的合作內容。如“生物的特征”的學習,可以把不同類別的生物分給各個組查找資料,然后每組派代表在課堂上向全班展示。這種合作內容小組內協商分工:查找、取舍資料、編輯說明文字、設計展板、展示表演及配合……每個組員的長處都得以發揮,很好的形成身動、心動、神動。
第二步是三學:肯學、想學、會學
這個階段教師主要任務是指導合作學習方法。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如問題、探究、游戲、討論、表演等吸引學生——肯學。然而形式豐富、氣氛活躍是好事,也可能分散學生注意力,所以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尤為重要。
教師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監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糾正學生偏離主題的討論,防止學生的討論和交流陷入爭吵的混亂局面,根據學生學習的狀況合理調節合作學習的時間。合作學習結束以后,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讓學生反饋合作學習的信息,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指導。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掌握有效學習的方法——會學。
這種模式下的動力,首先來自小組合作互動提問,提問是教學中保持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提問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的探索之中。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質疑要給予保護、鼓勵,認真對待、正面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抓住學生主動學習的最佳契機,及時發現、提出引發思考的問題,從而喚起學生的主動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想學。
第三步是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有了一段時間的小組磨合、全班性新課堂模式體驗,讓學生充分體會成功的喜悅,合作的快樂。對于學生間的思維碰撞,大膽質疑,勇于競爭,體驗勝利的喜悅。學習成功的心理體驗、良好的人際關系感覺增強了自信心,信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有信心才能做好一切。
教師、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三動、三學,課上高質量,課下輕負擔,自然高效率。教師講得少,學生思考多、收獲大,思維量、信息量、訓練量都更加有效。學習聯系實際,集思廣益,立體式、快節奏、大容量,能吸引學生。一堂課鍛煉多方面的能力,這就是高效果。
實踐中,我們設計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幾個條件(水、光、二氧化碳、葉綠體、溫度),難度大大超過課本要求,學生仍然可以輕松通過就是明證,例如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到底有沒有光?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的關系的探究等。學生都投入了極大地熱情,并取得了成功。
小組合作學習較之傳統課堂,其優勢毋庸置疑,但由于其操作難度較大,老師付出的隱形勞動多。但只要充分理解理念、堅定信心、牢抓核心、認真組織、精心設計、大膽嘗試、積極整改,再加上信任和耐心,一定可以獲得成功!讓教室里每一張面孔展露自信的笑容。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