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普遍認為高中政治課十分枯燥、單調,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所以,要想做好高中政治教學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有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 積極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081-01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只有對學習感興趣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而高中政治課枯燥、乏味,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本人認為,要想在政治課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一定要真正地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一 課堂導入要做到多樣化
高中政治課的內容十分豐富,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相比于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而言,其深度有所加強,抽象性更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同時,青少年對社會的接觸不多,增加了其學習的難度,對政治課的學習很難產生興趣,有的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具體化,采取多種方式做好課堂導入。
如利用音樂進行課堂導入,特別是在下午的政治課中,學生的活力很低,學習狀態不夠好,再加上本身對政治課就不感興趣,很難真正的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來,這時可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為學生播放一段音樂,喚醒學生沉睡的大腦,調整學習狀態;還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例如在對“生活與哲學”部分進行教學時,針對“世界的本質”“哲學基本問題”等內容,通過“按圖索驥”“笨人吃餅”等一些歷史故事進行課堂的導入,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進入政治課的學習中來;我們還可以利用國內外的新聞大事來做好課堂導入。使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具體的事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解到和聯合國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世界各國參與國際性災難的救助畫面,讓學生們思考有哪些國際組織參與了救助活動,這些國際組織的性質都是什么,聯合國在救助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看待當今的國際社會等問題。用課本中的理論來分析這些實際事件,提高了課本理論知識的真實性和時代性,使學生能夠形象具體地感受這些政治理論。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我們還可以使用表演法、游戲法等,這種多樣化的課堂導入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和事業,將抽象的政治知識具體化,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二 做好教學情境的設計,使其與實際生活產生聯系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理論結合實際的基本原則,使教學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產生聯系。其實,高中政治課本身與生活的聯系就十分緊密,然而受教材局限性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政治課與人們實際生活之間并不能進行有效的聯系,為此,我們要做好對教學情境的設計,使其與實際生活產生相關聯。有效的教學情境一定是來源于人們的實際生活的,這種教學情境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政治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習過程和生活結合起來。
如進行“價格變化”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市場買賣情況設置教學情況,在課堂上讓學生們進行角色的扮演,一位同學扮演種植蘋果的果園主,一部分同學扮演賣蘋果的小販,另一部分同學扮演買蘋果的顧客,對蘋果的買賣進行模擬。果園主依據蘋果市場中單價的波動和市場對蘋果需求的變化做出決定,到底是增大蘋果樹的種植面積,以獲取更多的利潤,還是減小蘋果樹的種植面積,降低自己的損失。讓扮演小販和蘋果購買者的同學對蘋果園主的決策進行分析。在課堂中,果園主的每個決策都會引起學生們的激烈討論,學生們借助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辯論,整個課堂十分活躍。這種教學情境的設計,拉近了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以趣味游戲的方式,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領下,學生真正成為了教學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有效的補充,對學生們的發言進行鼓勵,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其整體素質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三 總結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激發學生積極性,首先是要做好課堂的導入工作,其次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情境。但只做到這兩方面是不夠的,還需要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來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的積極性,還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提出更為有效的策略。
參考文獻
[1]許兆雄.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
[2]孫佰玲.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