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能較好地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符合學生喜新好奇、情緒易變的心理特點。它創設愉快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此情境中,既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了應學的短語,又增強了他們的表演意識和欲望。
多媒體技術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從英語教學角度來說,就是要加強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加強聽、說、讀、寫訓練是關鍵。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借助多媒體進行“傳、幫、帶”,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能加強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培養。但是,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刻意地追求現代化,過多地使用多媒體,使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教師變成“放映員”。學生看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圖片,無所適從,對英語本身的感悟知之甚少。為什么這些多媒體教學流于形式,不能由表及里,其原因在于觀念上存在一些誤區。
一 多媒體技術應用中的幾個誤區
1.公開課要用多媒體
多媒體輔助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其優點是: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器官,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極力追求多媒體輔助教學,甚至形成“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的風氣,而其所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堆積的圖片,教師只會把自己要講的知識點逐個列出,到時逐個放出,教師只需在一旁解說知識點,學生當“觀聽者”。這種做法沒有體現出多媒體的優勢,忽視了對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對于部分教師來說,多媒體只是上公開課時才用一用,而平時課堂教學多媒體銷聲匿跡。是否使用多媒體教學,要從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合理使用多媒體。
2.制作課件即備課
多媒體課件制作需要有充足的資料,因而制作課件往往會花去很多時間,有的教師甚至一味地花時間在課件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學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備課。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制作課件的過程便是備課的過程。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備課是尋找、搜索、構造、備選教學方法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檢驗、評價、挑選滿意的教學方案過程。因此,備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總策劃和總設計,要過好教材關和學生關。而制作課件只是設計教學方法的過程,并不能代替備課。
3.制作課件追求現代化
多媒體教學一定要追求高水平的制作技巧。有的教師費了很大工夫才做出一個課件,在課件里追求音樂、動感、美術,把一節課上成圖畫課、音樂課、動畫欣賞課,甚至是電影課,唯獨忘記了我們上的是語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大量的英語交流活動,才能陪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二 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活化教材
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活化教材,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把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把教材活化為交際,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豐富多彩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想象力,創造良好的交際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學會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如,在講授新課時,筆者上網查找各種有代表性的人物圖片,用動畫和圖片介紹人物的特征,編出符合邏輯的小故事。這樣一來,語法規則、句形結構、表達方式都被激活并運用起來,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描述人的外貌特征的表達方式。多媒體教學促進了學生動腦、動口、積極參與,真正起到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
2.優化教學
傳統教學由于方法單一,注重教師的“教”,采取單純傳授、講授、灌輸的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培養“考試機器”,忽視了學生交流、合作、主動參與和探究學習,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教學方式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克服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界面、生動形象的互動式學習環境,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和探索實踐,有利于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模式的應用。
3.以人為本
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理念。外語教學中的重點已經不再是“我們該教什么?”而是“促進外語學習的條件是什么?教師如何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使用,為我們創造這些條件。目前,英語學科大多使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課件,集動畫和聲像于一體,把教材中的素材通過動畫形式展現給學生,生動形象地呈現教材中的語言材料,便于學生的理解。
總之,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來,我們一定要處理好學生、教師、多媒體之間的關系,正確認識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適時適量地用好多媒體,使多媒體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氣、充滿活力,使學生心情愉快,寓教于樂,寓思于樂,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