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課程改革已深入推行多年,并以方興未艾之勢指導中學籃球教學。目前,中學體育教學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已取得不少成績,但仍有許多問題值得思考。本文將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主體參與模式、終身體育思想和課內外一體化教學這四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 中學籃球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147-01
在體育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背景下,中學籃球教學更加體現人文關懷,貼近學生實際,是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這一要求的體現。籃球作為普及較廣的體育運動之一,更應發動全體師生的力量探索教學方式和內容,改善教學質量,因此,如何在新課標背景下開展籃球教學成為一線籃球教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新課改的實行,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學習、合作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中學生的籃球興趣的關鍵就是激發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中學籃球教學也如此。如何提高籃球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
1.展示魅力法
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各種激烈的NBA籃球比賽畫面或者視頻片段,讓學生在專業籃球運動員們運動氣氛的感染下,對籃球運動逐漸產生興趣,并體會到體育道德與籃球活動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競爭觀念提高學生的籃球學習欲望。
2.藝術激勵法
教師注重語言、手勢和動作方面的藝術性,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例如,在投籃示范動作上,標準而優美的籃球動作能夠帶給學生美的享受,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運用合理的練習方法和手段,可以讓學生在籃球課堂中獲得樂趣,進而產生較高的學習意識。
二 利用主體參與模式豐富中學籃球課堂
1.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傳統的“拴羊式”教學已不能適應教學發展,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才是必經之路。中學籃球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育觀念,主動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與進程,做好思想的引導與教學工作。鑒于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差異性教學也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并找到合適學習方法的途徑,教師可以利用差異性的特點來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運動形式。
2.建立良好的籃球教學環境
學生在良好的籃球教學環境中會產生運動欲望,所以集體榮譽感和上進心可以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欲望得到激發。比如團體投籃比賽、投籃接力等等,學生在競賽形式中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可以把學生個人與集體聯系在一起,有效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幫助學生在體育學習的參與性和教學實效性上得到提高,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體育精神。
三 重視終身體育的道德教育
終身體育重視對學生體育能力、意志品質、個性發展、鍛煉習慣的培養與教育,要求轉變以競技體育項目為主的教學現狀。目前,我國中學教育中的終身體育意識相對淡漠,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完全的凸顯出來,明顯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針對此,學校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體育道德教育。(1)重視籃球教育的長期性,拓寬籃球教學的內容,增加學校籃球器材的更新與補充,為重視終身體育教育做足準備。(2)還要落實中學籃球課堂的道德教育,積極宣傳“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賽出風格,賽出有益”等體育思想,并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對體育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解。(3)教師還需要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以身作則,成為學生道德學習的榜樣,讓學生在濃厚的道德氛圍中進行體育學習。
四 堅持課內外一體化教學
豐富多彩的課外練習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對籃球的喜愛之情,實際教學中,課內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被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師認可。實踐證明,只有將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結合起來,學生在擁有了相互配合、齊頭并進的經歷之后,便能在理論知識和鍛煉實踐的有機結合中不斷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因此,實行課內外一體化模式對于籃球教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要想讓學生充分消化大量的練習,唯一的辦法就是借助于課外體育。這就要求教師在重視課堂技術和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固定的器材和場地,抓緊學生的課外練習。
總之,籃球運動作為普及較廣的運動,既簡單又實用,而且兼顧運動技能、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五方面的內容,最適合在中學開展。在新課標背景下的籃球教學實踐中,以吸引學生對籃球學習產生興趣為基礎,開展豐富多彩的籃球教學內容,從而達到鍛煉身體、放松身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肖宏亮.在新課標背景下中學籃球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搏擊(體育論壇),2012(11)
[2]施衛國.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13)
[3]陳永英、楊紳.初中體育教師實施新課標的影響因素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1(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