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體育課教學過程中,運用體育游戲進行教學時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建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身心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進行教學;根據所選擇的游戲特點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在游戲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游戲規則;教師應注重過程性評價,正確對待個體差異,合理運用場地器材等。
【關鍵詞】體育游戲 特點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149-01
一 體育游戲的特點
1.趣味性
體育游戲是通過身體運動進行娛樂從而調節神經、肌肉,達到增強興奮性、轉移注意力和消除疲勞的目的,使參與者能輕松、平等、自由地參加游戲活動,擁有一種愉快的心境。“沒有趣味便沒有游戲”,所以體育游戲蘊含豐富的趣味性。
2.競爭性
體育游戲是以獲得成功、勝利為目的,與同伴競爭而獲得成功,與自身競爭獲得成功。既有身體方面的競爭,也有心理方面的競爭,因此體育游戲競爭性的特點,能增強學生心理的承受能力、調節能力,對學生的意志品質具有很好的鍛煉作用。在游戲的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求勝欲望,使之積極思考,頑強拼搏,勇于勝利。
3.教育性
體育游戲以集體性練習為主,許多內容需要互相幫助合作才能完成,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條件和規則,學生在練習時積極主動地用規則和要求約束自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自我約束能力。體育游戲很多內容有一定的對抗性,在對抗中能夠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培養學生機智、勇敢、頑強等優良品德。
二 體育游戲在課堂教學運用中出現的問題
1.游戲的目的性不明確,活動意義不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體育游戲的選擇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不能只考慮游戲的趣味性,否則游戲將會失去意義。比如一個老師今天課堂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上下肢協調能力,發展學生身體靈敏性等素質,但是卻安排了“丟手絹”的游戲,學生在游戲中興趣很高,卻沒有達到教學目標。游戲與教材的內容也沒有前后呼應,更沒有讓學生得到技能上的提高。這明顯不能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游戲目的模糊。
2.游戲結果與游戲過程本末倒置
現在很多的體育課堂游戲都以“勝敗論英雄”,一些教師認為上課時游戲場面熱烈、學生情緒高昂,就是游戲效果好的體現。片面地追求表面的熱鬧和活躍,缺乏對游戲過程和游戲結束后評價的關注,使游戲結果與游戲過程本末倒置。如在投擲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投球比遠”練習,教師最后是以學生投的球的遠近來評價游戲的結果,并沒有注意到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動作是否規范,也沒有注意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
三 課堂中合理安排體育游戲教學的策略
1.圍繞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游戲內容
對于游戲的選擇與思考,必須要以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對游戲的效果有一定的預見性,合理地選擇游戲內容,才能不會讓游戲失去活動的意義。結合教材,選擇能與教材前后呼應,并輔助主教材進行聯系的游戲。同時游戲的選擇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做到簡易、有趣的游戲,比如在低年級跳躍課上,可以選用一些袋鼠跳、兩腳夾球跳比快等游戲,不僅簡單易操作,而且圍繞主教材,同時也可激發學生的興趣。
2.優化游戲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
在體育游戲過程中,不要狹隘地局限于比賽的成績,因為游戲僅僅是激發興趣和促進發展的手段。在培養學生競爭心理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讓學生理解在游戲過程中能贏得第一那是好事,但是如果沒有贏得第一,但是自己盡力了也是好樣的;明白在練習中沒有贏得第一,但是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完成練習動作,那也是好樣的。另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十分必要。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未能在游戲中獲得好的名次,但卻認真對待游戲,能夠基本掌握練習動作并越做越好,這也是好樣的。
3.發揮主導作用,科學組織游戲過程
組織開展體育游戲,教師要充分考慮場地器材、比賽形式、學生活動量等問題,并且扮演好公正的“裁判員”,并注重比賽的公平性。開展游戲時,要有意識地把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差距不大的小組安排在一起進行游戲,每組參加游戲的人數要相同。游戲開始前,要強調游戲規則,并幫助學生強化規則的意識,讓學生能在游戲規則的指引下,更好地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常檢查規則的執行情況。在游戲中,教師要及時糾正一些不公平競爭現象,培養學生集體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與隊友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的獲得勝利。
四 建議
第一,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身心特點選擇適合的游戲進行課堂教學;第二,嚴格制定游戲規則,游戲前對規則詳細講解并示范;第三,注重過程性評價,正確對待個別差異;第四,場地器材選擇要謹慎并預防和及時處理正常進行的突發事件。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