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工具和基礎,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數學表現出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幼兒因為學習起來有難度,往往會害怕數學這門課程。在教學研究中,老師可通過游戲的開展來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目前這項研究不僅在青少年群體被廣泛關注,在幼兒教學里也得到了運用。本文通過介紹游戲在幼兒數學教學里的運用,從而提高幼兒數學教學的質量,為幼兒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游戲 幼兒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159-01
幼兒對世界的認知剛剛開始,對任何事情都會有好動、好強、好勝、好奇的心理,對新知識有強烈的學習欲望,但是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對事物的認知依靠自己的興趣決定。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游戲運用于幼兒數學教學中,會產生積極影響。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下面通過對游戲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積極意義的介紹,為幼兒數學教學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新思路。
一 將游戲融入課堂,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游戲,提高幼兒數學興趣
對于知識的探索和學習,游戲就如催化劑一樣促使幼兒學習。在教學中進行游戲的安排,在激發興趣和好奇心的同時,也能讓幼兒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游戲的導入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并促使他們參與其中。做好前期工作有助于成功,在游戲導入時給幼兒留下懸念,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讓好奇心驅使幼兒進行思考和分析,進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習效果。比如讓幼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參與到數數游戲中去,從而也就讓幼兒在數數的知識學習中變得更加主動。
2.情景再現,擴展幼兒的思維
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利用游戲的吸引力提高幼兒的思維積極性,使幼兒在歡樂中學習數學。在幼兒教育中,應注重求異思維的培養。教師游戲的創設要根據幼兒的喜好來制定,制定他們熟悉的游戲,才能調動幼兒的思維,培養其敏捷性和靈活性,從而達到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實踐的知識遠比理論知識更容易接受,對于幼兒來說,其思維沒有成人豐富,但是其感觀卻極其敏感,對于眼前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會充滿好奇心,樂于探究。所以,在進行課堂講解的同時,要努力為幼兒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
二 在數學課堂中組織活動,在游戲中體會數學的魅力
1.好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更能吸引其注意力
數學教學在幼兒教育中雖是一大難題,但是只要選對方法,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老師要根據課堂內容組織游戲,做到游戲與課堂的完美結合,讓幼兒在游戲中加強對數學的感知,并引導他們用數學思維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在玩樂中感知數學,也增加了學習的樂趣。例如在進行單雙數的認知時,老師可以組織單雙腳跳的活動,讓幼兒在蹦蹦跳跳中感知單雙數。使幼兒在游戲中既得到了快樂,又樹立了自信心。
2.生活處處皆學問,對于幼兒來說,生活也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來源
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它即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習與生活是相互融合的。生活中的數學教學,是幼兒加強課堂知識掌握的直接手段,生活是幼兒學習情況的直接反映。所以,在生活中,要加強對幼兒的引導作用,讓他們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的問題。例如在時間概念的理解上,老師可以這樣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一分鐘可以完成哪些事情呢?”有的小朋友會說:“一分鐘里我可以洗臉”、“一分鐘里可以刷牙”、“一分鐘里可以喝完一杯牛奶”等等諸如此類的回答。老師在聽了幼兒們的回答后,就可以問小朋友了:“為什么同樣的一分鐘,可以完成不同的事情?一分鐘的時間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小朋友們來試一試好不好啊?”在幼兒應聲“好”之后,老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限制一分鐘的時間,看他們能寫多少數字,最后根據每個幼兒寫的個數進行比較,讓他們對時間概念有清晰的了解。
三 總結
數學博大精深,其學習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但對于幼兒來說,在游戲中學習是最適用的,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幼兒的接受能力,避免了早期灌輸教育的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對幼兒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所以對于幼兒的數學教學,老師在課堂教學時,要積極為幼兒提供游戲環境,營造具有學習與娛樂氛圍的課堂,既滿足了幼兒求知的欲望,也是老師提高教學質量所必要采取的措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從而為其早期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杜巧寧.如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J].新課程(教研),2011(6)
[2]鮑曉瀾.創設游戲環境 促進數學教育——幼兒數學教育在角色游戲中的開展[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1(5)
[3]陳曉玲.在游戲中構建幼兒的數學經驗[J].教師,2011(19)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