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面臨著重重困境。一方面由于中職院校著重培養(yǎng)的是一線操作人員,所以在英語教學方面人力與物力投入相對較少,英語教學力量較為薄弱;另一方面由于中職院校學生自身英語基礎、學習能力不夠,學習自信與積極性缺乏,導致中職院校的英語學習氛圍較差,影響整體英語教學效果。針對以上提到的消極因素,中職院校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實施情感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院校 英語教學 情感因素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169-02
一 前言
老師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共同參與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都有著關鍵作用。老師作為教學活動引導者,其狀態(tài)關系到教學進度、教學內(nèi)容安排、課堂氛圍等等,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興趣、基礎等也關系到英語教學效果。
健康積極的情感可以使人思維清晰、想象力豐富、記憶力增強,反之則會阻礙人發(fā)揮正常思維,影響人的想象力與記憶力,直接影響到學習與教學效果。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充分運用情感因素,就像為機器配上發(fā)動機,讓其更有效運作,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釋放學生更多學習潛能,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的自卑、抵觸抗拒學習、厭煩老師等心理問題。
所以中職院校以及老師應該重視英語教學過程中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與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為學生日后就業(yè)與生活提高競爭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狀態(tài)與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二 當前中職院校學生的情感因素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1.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
明確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努力方向,但當前很多中職學生缺乏自身英語學習目標。中職院校學生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者,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學習,缺乏學習動力。還有部分迫于當下社會工作崗位對于學歷的要求,或者是源于父母壓力,才被迫到中職院校學習獲取學歷。有學生為了考證順利畢業(yè),認為在日后工作中運用不到,任務式地學習英語,這部分學生往往英語學習動力缺乏,無法在日后生活與工作上運用英語,無法發(fā)揮英語教學作用。只有很少部分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進而在校期間認真學習英語。由于英語學習缺乏正確目標與動機,往往很難學好。
2.薄弱的英語基礎
大部分中職學生都是中考失利,本身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很多學生由于英語基礎差,在中職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艱難,部分學生本身對英語學習非常感興趣,但由于中職英語相對初中英語較難,詞匯量大增、語法難懂、知識點繁多,且中職英語教學進度相對較快,學生聽不懂,長此以往就會失去英語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進而產(chǎn)生英語學習抵觸情緒。
很多中職院校在采用英語教材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而是采用與高職院校同一教材,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根據(jù)學生英語基礎狀況,按照教學計劃安排教學,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與任務,不考慮從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出發(fā),進行大量知識點傳授,且不考慮學生日后生活與工作中的英語運用,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解題能力,忽略了英語聽、讀、寫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英語缺乏學習興趣與能力。
3.中職英語教學理念落后
針對當下社會崗位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中職院校應該認識到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應從中職院校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但當下中職院校落后的教學理念阻礙了情感教學發(fā)揮重要作用。
首先,教學觀念落后,很多中職院校英語老師將自身定位為英語知識傳授者,教學過程中很少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一味灌輸知識,學生對老師往往比較畏懼,課堂氛圍比較嚴肅,學生在提問與交流環(huán)節(jié)就缺乏鍛煉;其次,教學模式落后,課堂上老師進行講解,學生負責聽課、記筆記,課后背單詞、記語法,老師按照英語教材進行課程安排,不關注學生課堂上情感變化以及實際學習情況,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很厭倦,無法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教學效果不佳,學生聽、讀、寫能力無法綜合提高,抑制了學生自身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最后,老師缺乏情感教學意識,很多中職老師只顧完成教學任務,或者受長期教學模式影響,不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情感狀況適當融入情感因素。
三 中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充分運用情感因素的有效措施
1.鼓勵與肯定學生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都有獲得贊美與肯定的共同需求,一旦得到滿足,就會獲得積極向上的動力。在實際教學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往往老師一句不經(jīng)意的表揚就會很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職院校學生大多缺乏學習自信,在過去學習過程中很少受到表揚,如果老師可以肯定,并鼓勵學生,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學習與生活上的交流,充分給予學生肯定與贊揚,學生一定會有所進步。另一方面,老師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對待學生時要做到不存在偏見,讓學生都能感受到呵護與關愛,拉近師生距離,取得學生認同,提高班級凝聚力,進而提高班級整體英語教學質量。
2.中職院校英語教師以身作則
教師作為英語知識傳授者,學生往往將老師當做自身學習的榜樣,其綜合素質直接決定著學生情感潛能被挖掘與激發(fā)的程度,老師只有具備崇高思想與高尚人格,才能用自身積極向上的情感在課堂上感染學生。因此,中職院校英語老師不僅應該具備扎實的英語專業(yè)知識,豐富教學經(jīng)驗,在課堂上還應該積極向上,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鼓勵學生用功學習,同時自身做到嚴謹細致,不能將自身情緒帶入課堂。
3.構建和諧課堂,融入情感因素
為學生提供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師生在課堂上更好地交流與溝通,也有利于情感交流,對情感教學有促進作用。老師不應該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觀念,在課堂上應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當下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狀態(tài),在課后多與學生交流生活以及社會工作等話題,讓學生感受到平等以及備受呵護,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利于鍛煉學生英語聽、讀、寫綜合能力。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英語教材中的情感資源,將這些情感資源中積極健康的思想呈現(xiàn)給學生,并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僅能接受到英語知識,也能受到情感教學的滋潤,得到良好思想情感的熏陶。同時,老師應該將英語教學與社會時事相結合,讓學生了解時事,并傳播積極事件,針對社會反面教材要進行譴責、批評教育。所以,老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選好滲透情感教育插入點,觸動學生心靈,在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高尚品德與人格。
4.注重課外英語教學
除課堂外,教師應該積極挖掘、開發(fā)英語課外教學,抓住學生課外學習時間,第二課堂應注重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習設備、學習內(nèi)容等,而且要盡量擺脫時間和地點的束縛,有效地補充和拓寬課堂教學。關系學生的愛好、興趣,進行相應活動安排,如英文歌曲大賽、英文歌劇表演等等。
四 結束語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全球化,加上中國對外貿(mào)易交流增多,英語成為社會人才工作與生活的重要技能,中職院校應該意識到英語教學對于學生日后發(fā)展的重要性,根據(jù)學生當下情感需求,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因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還可以拉近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并豐富學生情感,讓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實現(xiàn)構建和諧校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馮國華.中職英語教學中情感焦慮問題的分析及應對[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4)
[2]李建芬.消極情感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2)
[3]趙姝姝.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華章,2011(20)
[4]劉玉娟、李縣民.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性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08(24)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