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中職教育的快速發展,中職學校的生源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這就給當今中職學校相關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機遇以及挑戰。如何使中職院校的數學教育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已然成為當今中職數學教師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文以提高中職數學教學質量為論述中心,對中職數學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應用展開了探究與討論。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中職教育 數學教學 實踐 應用 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178-01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活動是本著學生的就業進行的,整體是以就業為教育導向。因此尤為注重學生將理論所學知識與其工作相關實踐活動進行融合的能力培養,如果采用普通高校的應試式教學,將無法達到中職院校的教學目的,所以中職數學授課應摒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家杜威在上世紀初提出的教育理論,其主要理論支撐,即為將知識的學習與操作相關聯,在活動中學習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與中職教學的教學意向不謀而合,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中職院校的教學中來,并且近年來在我國中職數學教學的實踐中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教學實效,是一項十分具有可行性以及現實意義的教學模式。
一 項目教學法的概念及意義
首先必須先了解什么是項目教學法,項目即為任務,而所謂任務即是需要通過活動來完成的一項具有實際價值的事物,因而項目教學法主要就是指教師與學生通過協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從中學到理論知識。項目教學法對于重視實踐的中職教育來說,更具有實際意義。學生在項目教學法之中,可以學會自主思考,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學習主體性,同時還可以培養其團隊協作能力。由于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學習活動方案,因此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計劃性。在項目教學法進行之中,學生要將自己所具備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當項目都結束時,還要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現出學生理論與知識的掌握,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二 項目教學法較傳統教學法的優勢
數學學科較于其他學科來說,更為抽象,有著很強的邏輯思維性,略顯單調枯燥,而中職生的年齡小,思維活躍,知識基礎又較差,對于其不感興趣的事物,難以集中精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也很難提起中職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因此學習逐漸被動,最終甚至可能產生厭倦數學學習的心理。由此可見,對于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調動其數學學習興趣十分有必要,而項目教學法,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教師的循循善誘,可以較容易地解決數學難題,從而大大增加了學生的信心,并樂于參與到項目教學之中。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方式十分單一,不利于學生數學的思維發展,因此采用靈活多變的項目教學模式,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發散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增加其創新意識,最終成為當今社會急需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三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生普遍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主要原因有:(1)因為中職學生多為成績差,基礎知識薄弱,無緣普通高校的考生,基于這種原因,其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自然較差,因此難以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2)由于學生進入中職的目的主要就是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對于其他非專業技能的學科,本身就沒有多大的興趣,更何況是數學這種較為枯燥的學科。因此在進行項目教學時,需要多考慮中職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在進行教學項目的選取時,要看選取目標是否與當今生活有關聯性,是否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立項目具有實際意義,也能確保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要控制好教學項目的難易度,不能過于簡單,這樣會讓學生失去項目教學的興趣,只有當學生解決出較為困難的問題時,才會增加其成就感和學習信心。而且由于是要進行團隊多人協作,所以項目必須考慮到持久性,不能設立完成周期小的項目。同時項目也必須與教學大綱相符,在項目完成后,要做到公平公開展示,提高學生對項目教學的重視性,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要對其不吝贊揚,而出現項目完成困難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課程輔導和心理疏導等工作,避免其產生失落感,從而排斥項目教學。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式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由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項目,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從授課者轉變為引導者,學生則轉變為參與者,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調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開發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項目的執行力,為其將來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項目教學法對于中職的數學教育有著很強的實踐意義,相信通過中職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改進,一定可使學生在中職院校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最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周存圣.項目教學法在數學建模教學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8)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