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飛速發展,城市化的速度日益加快,眾多新興城鎮興建.景觀對于城市有著它獨特的價值,是一個城市提升形象,引導城市發展的重要載體,研究如何使用現代思維方式使傳統景觀特色獲得重生是這個時代城市規劃的重大課題.本文通過對景觀美學概念的闡述分析,以城市的有形文化發展的思維入手,解讀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傳統景觀文化.
【關鍵詞】南江縣;景觀;有形文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的建設活動日趨活躍,城市建設面臨從未有的發展機遇。首先是市場經濟的孕育和發展,帶動了社會的經濟效益的增長,為城市交通,居住環境的需求,打下了發展的基礎。人們在思考發展規劃投資建設項目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一個逐漸成熟的認識過程。所謂的城市化供需矛盾也體現出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還應包含精神文化層面上的內容。所以除了包含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社會生活內容,還應當從文化,從美學,從綜合的層面去開闊,去升華人們的精神需要。
一、景觀的概念
“景觀”一詞最早在17世紀以繪畫術語出現。一直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后,人們賦予了“景觀”更深更廣的涵義。但作為景觀設計的本質始終蘊含了傳統的景觀美學思想。從城市的空間角度說,景觀是建筑實體圍合起來的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其中自然景觀主要是指自然風景。而人工景觀主要包括有文物古跡、文化遺址、藝術小品、建構筑物、廣場等。
二、美學的認識
美從何處尋?什么是美?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問題。對于美的定義其實有很多種不同的定義,有抽象的美,也有具體到各個事物上的美等。美并不是簡單地僅僅帶給我們片刻愉悅感的事物。美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它不能脫離其他知識體系而獨立存在。美感來源于這樣一種不同的時空中,不同因素之間的和諧的均衡狀態。這種均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欲望和現實的折衷,它使我們認識到終極意義上的完美和滿足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美屬于形而上學的范疇,因為任何美學的感知最終是主觀的感受,對美感的研究是由感受到理解和由分析到更深的感受的雙向過程,是由感受到推理的探索。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在購買產品時,比如買電腦時,我們首先要辨認對象,詢問對象的屬性,檢查它的功能,還要考慮價格,品牌售后等服務,這些都是功能方面對審美的體驗影響。第二,我們就要考慮它的外觀,它的形狀,它的色彩,及材質效果是否感到賞心悅目,是否符合使用者的品味?這就涉及到視覺與形式對審美體驗的影響。
一次完整的審美體驗包括:審美心理、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審美情感。
三、巴中市南江縣概況
一個城市的特色,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在特定的歷史長河中和獨特的自然環境下和諧生長起來的,是城市內民眾居住方式、交往方式和工作方式等方面改變的綜合,它涉及到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一系列的變革。由此可推斷出有形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集合。
五、“城市有形文化”的研究
“城市有形文化”的研究這一課題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思考方式。新的城市建設不僅僅是要滿足于人們的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滿足于人們對精神及文化的需求。在目前對于公共造型藝術概念的局限性下,我們要在城市規劃的建筑文化、人文環境、造型藝術、地域性歷史人文史料,本土風情等諸多交叉重合的領域找出一個具有共性的節點,而這個節點正是可以打破公共造型藝術創作中的盲點,起著方向性和指導性的作用,這就是城市的有形文化研究。
城市有形文化的研究,是研究城市的發展工程中,作為能代表這片地域,這個城市的精神文化,其中那些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物質介體,比如城市的廣場,歷史文物古跡,節點景觀設計,城市建筑的風格等,從思想內容到表現形成進行分析和研究。
每一座城市文化發展都有自己的脈絡,它橫向反映了地域特征,縱向反映了歷史特征;它一頭連著昨天,一頭連著今天,而且直接關系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歷史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所以今天我們遵循歷史和地域文化的發展是必要的,它不僅僅具有實用功能,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產物。珍視并運用這些元素,給我們今天的城市以驕人的個性,為我們在未來的奮斗歷程中,夯實文明的基礎,奠定精神的高度,使我們的城市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形象與藝術格局,使美麗的南江城更具魅力,熠熠生輝。
六、“景觀美學”與“城市有形文化”的關系
景觀美學與景觀建設之間的關系,就是景觀建設從看到做,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關系。既要立足于解決城市景觀結構、建筑立面等諸如此類的專業問題,又要充分考慮到城市中景觀文化傳承、風格形式等問題。
城市有形文化研究是對城市景觀文化內涵的明確導向,是指城市立體空間藝術形象的綜合構思。反映的是城市具體的空間結構,他包括城市內的建筑景觀、節點景觀以及景觀雕塑等。
七、結束語
如何創造一個獨具魅力、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是每一個景觀規劃師、建筑師現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本文主要闡述景觀美學及城市有形文化的涵義,提出了當代城市建設的另一種思維模式和創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