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障性住房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居住條件的重大舉措,因此,確保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質量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分析當前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確保了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質量,同時對以后的工程施工建設起到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質量控制;對策建議
一、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當前問題
當前,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賣地財政”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步伐
土地供應難保證。在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土地供應上,地方政府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確保保障房土地應保盡保無疑會影響地方“土地財政”的收入,如果保證不了土地供應保障房建設任務根本不可能如期完成。事實上,不少地方政府過多考慮的是土地出讓帶來的地方財政收入,未能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提供足夠的土地供應,導致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得不到保證。用于保障房建設的村集體土地要轉為建設用地后,地方政府才能劃撥,其間的審批等程序一般持續時間較長,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周期。
優惠政策難落實。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制定了一些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政策措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各地各部門認識上的距離和工作上的重視程度不同,造成諸如財稅方面給予保障房參建企業稅收優惠或減免,金融方面給予政策性貸款和一定的財政貼息,土地供給方面給予一定幅度的土地出讓價格優惠、經濟適用住房以政府劃撥方式提供土地等措施難以及時落實到位。
1.2 規劃建設的相對偏遠實際上形成了保障性住房的“保障不保質”
一是建筑風格千篇一律。相對于商品房來說,保障性住房均為中小戶型,在建筑上更加注重土地等方面的節約利用,因此多為單元式樓房格局,樓體基本方方正正,樓間距比較狹窄,小區內綠化面積很小,可供公共設施建設的空間不足,不能形成特色各異的建筑風格。
二是居民出行比較困難。由于受中心城區用地的緊張以及繁華地帶商業開發價值的提升等因素的影響,保障性住房根本不可能建設在城市交通、物流、居民就醫和子女上學等比較方便的主城區,城郊甚至更遠的農村成為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首選區域。這樣,就給入住保障性住房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出行帶來許多困難,不僅增加了他們的居住成本與開支,而且還不利其生活質量的提高。
三是住房配套設施建設難以及時到位。保障性住房建設相對偏遠,城鎮道路、商業、供水、電力、燃氣等設施不能做到與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同步,有的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工后,有關部門因為項目立項、審批以及考慮一次性投入較大等問題,配套設施建設遲遲不能開工,導致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路、水、電、氣等無法正常到位,政府部門真正協調起來也困難重重,住房困難家庭只得無限期等待。
二、加強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質量控制工作
保障性住房工程的施工階段,在工期目標和投資目標宏觀控制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質量尤其重要,是決定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因此,在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階段,管理工作的重點就應該是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質量管理。
2.1 工程質量的事前控制
核查承包單位的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體系 加強材料、設備、構配件的報驗。需要做現場復試的材料,必須按見證取樣的有關規定進行見證取樣試驗,試驗合格后才允許使用到工程上,凡是因入場檢驗或見證取樣不合格的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及設備,必須在我監理人員的見證下限期清退出場,絕不允許使用在工程上。審核施工組織設計及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2.2 工程質量事中控制
項目部監理人員對施工現場有目的地進行巡視檢查,對施工過程的關鍵工序、特殊工序、重點部位和關鍵控制點進行旁站,對所發現的問題要求承包單位改正。按有關規定對隱蔽工程在承包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對隱蔽工程的內容到現場進行檢測、核查,對不符合要求部位,要求承包單位整改,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3 工程質量事后控制
為了確保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質量,我們堅持“嚴格把關與積極預防相結合,以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履行監理職責,嚴把各道工序施工質量關,嚴把隱蔽工程的質量關,嚴把重點部位的質量關,嚴把材料、設備、成品、半成品的質量關,嚴把竣工驗收關等。為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質量管理保駕護航。
三、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3.1 建立以公共租賃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
考慮到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實際情況,近十年來保障性住房主要發展了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在公共租賃房方面十分欠缺。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考慮建設以公共租賃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體系。
在住房租金補貼方面,可以根據不同的家庭收入、身體狀況和個人人均住宅面積等方面制定住房補貼標準。這個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人均收入等方面的變動而變動。對于情況特殊困難的家庭可以減免或者增加補貼的方式,保障其住房的權利。 公共租賃房是針對“央心層”而設立的,對于空缺的房屋可以考慮適當的擴大保障對象,讓那些沒有申請到經濟適用房或者廉租房的人群居住,從而緩解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住房壓力,使得人人有房可住。
另外,要規范公共租賃房的租賃市場,設定合理的租金價格,使其略低于市場租金,以此來規避由于價格太低而帶來的道德風險。同時,要考慮公共租賃房的建設位置、周邊環境和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問題,以保證適宜居住的水平。
3.2 多渠道籌集資金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保障房資金籌集機制、組建保障性住房專用投融資平臺成為必然之路。我國保障性住房的大部分資金來源于政府投資,加大政府預算安排,才能保證呂梁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順利進行,不因為資金的脫節而停滯。近年來,呂梁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大,資金缺口也比較大,因此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預算安排,是解決呂梁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問題的首要。
3.3 加強保障性住房監督管理
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機構。作為稀缺的公共資源,相關政府職能機構必須保證保障性住房的配置、公共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實施的準確執行并對對公共住房進行適度的干預和調節。 上世紀60年代,美國150個城市發生居民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住房問題,這迫使美國政府開始重視住房保障工作并專門成立聯邦政府的房屋行政署,主要負責公共住房管理。只有成立起專門的住房管理機構,使得有專門的負責人為此項目服務,才能使得這項工作更順利的進行。
建立專門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機構在房價快速上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長期戰略規劃。保障性住房建設涉及多個管理環節、多個部門。應該成立專門的建設管理機構,協調和統籌各部門在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方面的職能,促使各個部門相互配合,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能夠真正的保障低收入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權利,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
參考文獻:
[1] 董慶輝. 淺談如何加強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監控措施. 科技信息.2012
[2] 馬楠. 我國保障性住房融資研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3] 方倩. 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 城市建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