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人員掩蔽,物資儲備,車輛停泊等功能需求逐年增加,為了緩解地上城市空間的壓力,對城市地下空間的需求越來越大,在地下空間發展的同時,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要求逐漸提高。本文根據筆者實踐工程實例,對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現狀與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房建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
通常,在深基坑工程中都會用到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而深基坑工程一般指的就是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工程。在國外,深基坑工程又有一個名字,稱之為深開挖工程,但我們從專業的建筑學視角出發會看到,所謂的深基坑工程只是深開挖工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加之該技術在應用中不斷的改進和被完善,在實踐中此技術已逐步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深基坑支護技術體系。深基坑施工具有地質變化復雜、開挖難度大、工期長、費用高及對周邊環境影響大等問題,是城市建設中一個亟待攻克的難題。因此深基坑支護施工的好壞,直接影響基坑工程的造價和對環境的影響。
一、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現狀與技術要點
1、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現狀
在現在的建筑工程建設中,所使用到的深基坑支護技術主要有拍樁支護、土釘支護、攪拌樁支護等。其中,在5m 以內或者是10m以內的深基坑工程,較為常用的支護技術是土釘墻技術和攪拌樁技術。如果工程所在地地質條件比較不錯,15m 左右的深基坑也可以利用土釘墻技術。通常來說,攪拌樁支護技術既可以做到擋土,又能夠有效地擋水,而土釘墻支護技術則更多是在地下水位過低的地方進行使用。土釘墻技術既能夠單獨使用,也能夠聯合其他各種支護技術進行使用,由此也就讓此種支護工藝成為現如今最為常用的深基坑工程支護技術。
2. 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
深基坑支護施工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階段:施工準備、錨桿的施工、支護樁的施工及土方開挖。
1.施工準備。施工前,應對場地標高以及基坑的開挖深度進行復核,調查周邊道路管線的埋設以及周邊建筑物的基礎類型及埋深等資料,施工期間若發現場地布置、施工工況、地質條件與設計與勘察報告不符,應及時通知設計進行相應調整。
2.錨桿的施工。錨桿是一種新型承拉桿件,它的一端聯結擋土墻樁或結構物,另一端錨固于地基巖石中,利用錨桿與巖石不能與錨固力來承受各種向外傾覆力。基坑開挖至錨桿標高后,施工土層錨桿,進行制作錨頭、鉆孔、注漿、穿錨索,注漿材料為水泥漿及水泥砂漿。注漿后,安裝鋼臺座、鋼腰梁、鋼墊板,穿外錨具,然后張拉錨固。然后在現場進行錨桿試驗,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結束。
3.支護樁的施工。支護樁可采用人工挖孔樁,鋼筋混凝土護壁。例如灌注樁土方開挖形式,用吊桶和電動葫蘆運輸。這個過程要嚴格控制清孔以及成孔,混凝土配制、灌注以及鋼筋籠的制作、安放等工序過程的質量標準,以確保成樁的質量。
4.土方開挖。土方開挖量大,塵土會影響到居民的生活,因此要采用分層開挖,一邊挖一邊運,配合人工清土。挖土的速度要根據圍護監測結果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有異常,立即停止,并且查出原因,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然后才可繼續施工。
二、某大廈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分析
1、工程總概況
2、工程特點
該擬建區處于繁華的街區,施工條件苛刻,運輸困難,白天交通擁擠,建材只能夜間運輸。對周圍環境要求高,施工時間有限制,總的來說施工場區面積狹窄,無法大量堆放建材,大件鋼材結構只能存在倉庫,增加了二次運輸量,提高了運輸成本等。
3、該大廈深基坑的支護施工技術
根據工程具體情況,采用混凝土灌注樁和錨桿支護相結合的支護方案。
2.3.1 混凝土灌注樁
混凝土灌注樁,具體的工藝流程為:平整鉆孔場地、測量放線布孔、挖設排水溝和布設泥漿池、樁機就位和制備泥漿、鉆機鉆孔,洗孔清孔、吊放鋼筋籠、澆筑灌注樁水下混凝土。開鉆前,檢查軸線的定位點與水準點是否正確、放線定樁位等。樁機就位后,在樁位位置埋設孔口護筒,起到定位、儲存泥漿以及護孔等作用。準備工作完成后,開始鉆孔。鉆孔時,根據鉆進速度和泥漿變化,判斷地質變化情況;當鉆孔的深度達到要求后,進行清孔。清孔工作完成并通過檢測后,進行鋼筋籠吊放施工及水下澆筑混凝土。在吊放鋼筋籠前,在鋼筋籠上安裝定位鋼筋環,控制鋼筋籠就位準確;然后開始水下澆筑混凝土施工。采用導管法作業,確保澆筑連續進行。
2.3.2 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有:護筒中心和樁中心的偏差不能超過5cm,埋深不能小于1m,泥漿的比重最好控制在1.1-1.2,孔底沉渣的厚度不能超過15cm;鋼筋籠安放位置準確,鋼筋連接滿足規范要求;水下澆筑混凝土施工需要連續作業,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內深度不小于2m,速度適宜,避免堵管或鋼筋籠上浮,同時樁頭超灌1m。灌注樁混凝土養護完成后,按照相關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質量檢測,確保質量合格。
2.3.3 錨桿支護施工要點
土層錨桿在開挖的深基坑墻面或者尚未開挖的基坑立壁土層鉆孔,在達到要求的深度后再次擴大孔的端部,一般形成柱狀。實施錨桿支護技術施工,主要將鋼筋、鋼索或者其它類型的抗拉材料放入孔內,然后灌注漿液材料,令其和土層結合成為抗拉力強的錨桿。這樣的支護技術能夠讓支撐體系承受很大的拉力,有利于保護其結構穩定,防止出現變形,同時還具有節省材料、人力,加快施工進度。
4、支護效果
完成深基坑支護之后,在進行房建工程的施工期間,沒有出現坑壁坍塌等問題,利用相關測量儀器對周圍建筑物作監測也沒有發現明顯的變形痕跡。混凝土灌注樁和錨桿支護可以有效地確保工程的順利施工,同時保障周圍的建筑物安全,所以,進行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
的實施是切實可行的。
三、結語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施工單位應按先設計、后施工的原則進行施工,并盡量做到在施工的同時進行監測,“分層開挖,先撐后挖,隨挖隨撐,對稱均衡,限時限量”是施工單位必須要遵循的原則,杜絕野蠻施工以及盲目施工的現象,加強控制整個深基坑施工的過程,保證工程安全、順利地完成。
參考文獻
[1]劉國彬、王衛東。《基坑工程手冊》(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李禮。淺談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J]. 民營科技.2010(05)
[3]楊明霞。試論城市建筑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管理[J].科技資訊.2007(22)
[4]莊奇銳。工程建設中深基坑的支護與巖土勘察技術探討[J].廣東科技.2007(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