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工程建設的不斷進行,建筑工程的監理質量管理工作被提上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作為監理單位應加強質量的力度,要不斷的提高監理工作的水平,不斷的提高監理質量管理,從而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有效控制,保證建筑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將圍繞建筑監理在工程質量控制中的研究進行討論。
【關鍵詞】工程監理;工程質量控制;分析;研究
一、我國建設工程監理的現狀
1、監理制度建立的初衷與現實情況間的差距
由于工程質量管理過分強調監理的作用,造成我國工程監理企業業務職能過于單一,大部分工作范圍僅限于施工質量管理,但對于項目決策策劃、設計階段、投資控制、合同管理、工期控制、項目運營涉及較少。
2、監理有責無權
在《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及有關監理實施細則中雖明確了監理的責任和權利,但多年來,在監理的責任和權利方面完全按要求實施的工程項目很少,在工程建設中,業主對監理工作的干擾相當普遍。從監理方面來講,一方面近幾年來大大小小的監理公司發展較快,市場競爭激烈,招投標不規范。為了生存,即使業主違反監理合同要求,監理也不愿意得罪業主。因而在實際監理工作中監理只有責任,而相應的權利卻得不到保障。
3、工程監理企業自身不健全
目前我國建筑業發展尚不規范,工程監理行業中存在競相壓價的惡性競爭行為。同時,監理企業良莠不齊、形式各異,有掛靠的、也有出租資質的,這些情況導致監理的誠信下降,使相當一部分業主對監理承擔全過程管理不放心。由此,監理單位雖然承擔了在建項目質量、投資、進度控制、合同管理、組織協調等服務活動,但業主很難放棄對施工隊伍的選擇、物資采購、進度款的撥付、工期進度的要求等一系列管理權限。
4、建設監理的收費比較低
由于我國當前的監理內容大都局限于施工階段的質量監督,工作相對較簡單,收費水平普遍低于設計和其它咨詢服務行業,也遠低于國外監理咨詢公司的監理取費。我國監理取費率在0.6%~2.5%之間。收費低導致監理人員收人過低,難以配置各種專業的高級監理人員,致使監理工作質量處于較低的水平上運行。另外,低收費也使監理企業能夠和愿意提供的服務水平越來越低,反之又導致目前監理市場上的壓價行為屢禁不止,造成了我國建設監理行業發展惡性循環的局面,導致監理市場價格的混亂。
二、建筑監理的內容
1、對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進行檢查的控制
要求施工單位在人員配備、組織管理、檢測程序、方法、手段等各個環節加強管理,明確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準。對未經檢驗的材料不允許用于工程,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時請退出場。將鋼筋焊接半成品的質量檢查作為監理工作的重點。采用目測和檢測相結合,首先從外觀對軸線位移、彎折角度、裂紋凹坑等進行檢查,然后隨機抽取焊接證件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驗收對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材料質量監理細則要求施:單位保證水泥、砂、石、水、外加劑等均滿足質量要求,有試驗報告的前
提下,在審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確,校核各種計量表具、量具是否準確、齊全。澆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
2、加強質量意識,實行“三檢’制
在工程施工前,監理方召開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質監員及有關各工程隊組長質量會議,加強質量管理意識。明確在施工過程中,每道工序必須執行“檢’’刨,且有公監部專職質監員簽字驗收,然后經監理人員驗收、簽字認定,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另外,監理人員在施工現場采用巡視、平行檢查、跟班旁監,隨機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單位進行“三檢”后再進行下一步驗收。
3、嚴格把好隱蔽工程的簽字驗收關,發現質量隱患及時向施工單位提出整改
在進行隱蔽工程驗收時,首先要求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再由公司專職質檢員核定等級并簽字,并填寫好驗收表單遞交監理。然后有監測,堅決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添加劑的選擇除了滿足國家標準外,還要根據實際施工工藝、氣候條件,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對水泥的適應性等因素來確定其品種。
(2)加強對混凝體的質量控制。在混凝土的質量控制上,根據建筑施工要求,采取合理的澆筑工藝,制定科學有效的澆筑順序;在澆搗過程中,依據建筑施工要求,控制好澆搗的時間,在混凝土成型前進行兩次壓抹,以排除泌水及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氣泡;在混凝土驗收過程中,避免因模板拼縫不嚴密會產生漏漿,而影響新澆混凝土的質量。
4、制定科學有效的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制度進行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貫穿于整個建筑工程,是一項復雜繁瑣、變化性較強的工作,因此只有在科學的制度管理下,才能使質量管理工作順利進行。所以我們在實施質量管理時,一定要制定規范的質量管理制度,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提高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做大做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論
現場施工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綜合管理工作,應以整體為主,從全局出發,使之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還要注重各部門、各工種之間的充分協調,定期溝通和交流,對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討論、分析與總結,最終制定出較為系統完善的解決方案,進而保證管理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秦本平.淺談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J].價值工程,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