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建筑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施工管理逐步形成了具有現代管理意義的工程施工管理,但是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緊扣國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幾種常見的現狀,為規范建筑行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積極的規劃和建議。
關鍵詞: 建筑管理 施工管理 長遠規劃
綜合對建筑市場和國家宏觀政策的分析,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建筑施工企業和房地產企業一樣也要經歷國家調控房產市場、擠壓房產泡沫的陣痛期。建筑施工企業要清醒地意識到建筑產業現有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危機,行業的領軍人物必須站在發展的高度統攬全局、未雨綢繆,制定出當前應對危機的策略以及企業長遠發展規劃。
1. 建筑施工管理中幾種常見的問題
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建筑施工過程中引起的施工問題一直存在。無論在施工過程中還是施工后,對于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等帶來嚴重的影響。常見的問題包括如下:環境污染問題、施工安全質量問題、施工過程中質量問題等。
1.1 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低碳生活的倡行,環境污染問題對于建筑施工質量問題形成重大影響,不管是生產車間還是施工現場,對環保措施與管理的要求都大大加強,尤其是對行業特有的噪聲、粉塵、能耗、污水、垃圾等問題必然會有更加嚴苛的要求,這毫無疑問會加大企業的管控難度與經營成本。環境污染主要包括施工中的噪聲污染、粉塵污染,灰塵污染,水源污染,空氣污染及施工過程中機械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
1.2 施工安全質量問題
由于受行業特點影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大家,無論是電視新聞還是網絡媒體報道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屢見不少。每年,我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僅次于煤礦安全事故。原因歸咎起來,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力度不夠,施工人員對違章的認識和辨識能力不強,安全生產管理防線未筑牢。如施工機械日常管理、使用、維護和保養不夠,不能保證現場施工機械、特種設備運行狀態百分之百良好,操作人員百分之百持證上崗等等,這一系列的大意給施工安全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1.3 施工過程中質量問題
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現場技術管理人員嚴重不足,管理安全的專業人員更是少有配置。農民工是目前建筑行業工人的主體,并且其文化程度不高又無專業培訓,全都要依靠現場的專業人員指導,這造成了很大的安全事故隱患。施工過程中質量問題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施工物料質量狀況(2)基坑施工問題(3)砌體結構施工缺陷(4)給排水工程質量問題等等。
2. 建筑施工企業應對問題的長遠規劃
2.1 加強成本控制,提高產值利潤率
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隨著經營規模的持續擴大,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快速轉型,通過提升成本管理能力來適應新的挑戰與機遇,避免干的越多虧得越多出現自掘墳墓的狀況。在做好成本管理基礎工作上,采取有效措施壓縮管理成本,比如實施物化生產要素集中運營,在供應鏈板塊降低成本,實現項目管控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物化生產要素集中運營的目標一方面是努力滿足企業內部市場,逐步達到內部市場的全面覆蓋,另一方面要拓展外部市場,增加新的盈利點。
2.2 加強工程質量預控,增加創優水平
提高工程質量打造精品工程既是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行樣板引路的做法,質量管理的重點工作是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裝飾裝修質量。建筑施工企業長期以土建施工為主業,市場覆蓋狹窄,利潤空間日益萎縮,企業資本積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綜合競爭力不強。在行業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只有抓住機遇,靈活地部署自己的專業格局,才能突出重圍。建筑施工企業要樹立“大建筑”概念,走適度多元的經營之路。在未來幾年里,建筑施工企業要深度發展、做精做細與房建相關的地基、裝飾、消防、鋼結構、智能化、通風空調等專業工程,對已取得的資質做好綜合利用,細分業務板塊,有重點、分階段進行突破,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形成以四大板塊為支撐的戰略格局。
2.3加強新技術應用和技術創新
隨著各地大型市政公用工程、城市標志性建筑和重點工程的實施中,建筑科技含量不斷增加,施工難度也不斷加大,對建筑施工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企業要制定科技工作的長效機制,促進技術的積累與轉化。企業要對自主研發項目加大人力、物力及財力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技術創新體系,以技術中心為核心,充分發揮企業內部技術專家、學術帶頭人的作用,在技術管理、新技術推廣應用、QC小組攻關、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面做好“傳、幫、帶”工作,努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鼓勵發明創造,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將自主創新的成果積極進行轉化,應用到施工實踐中去。
2.4加強信息化建設,規范管理流程
信息化建設水平是企業整體水平、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標志,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和經常性的重要工作。長期以來,建筑施工企業由于缺乏及時準確的數據獲取能力,企業無法發揮經營要素的規模效益,從而顯出成本劣勢,滿足不了產業領域不斷延伸和市場地域不斷擴張的迫切要求,只有從信息化建設入手,提高集約化管理,提高整體管理水平,企業效益才能在經營規模擴張的同時得以提升。建施工企業要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有效收集和處理與經營管理相關的信息,進行企業流程再造,實現成本管控,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競爭力,實現企業跨越發展。市場不相信眼淚,建筑施工企業應該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定準目標、苦練內功、提升管理水平,為業主打造更多精品工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加快實現企業的“十二五”戰略目標。
3.總結
近年來,國家宏觀政策確定了“調結構,控通脹,促轉型,惠民生”的總體基調,同時在房地產行業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土地、融資等方面十分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涉及建筑、土地、金融、原材料等多個經濟領域和行業。建筑施工企業必然會受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分析、把控企業所處的國內市場環境和行業政策導向,制定企業戰略規劃,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使企業在千變萬化的市場風云中做到從容面對。
參考文獻:
[1] 喬耀軍.淺談建筑施工質量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4).
[2] 于占江.建筑物質量之施工環節[J].科技資訊,2010,(30):84.DOI:10.3969/j.issn.1672-3791.2010.30.065.
作者:劉兵,安徽方信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