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實例探討了建立建筑工程安全預警管理系統,對整個工程項目的建設施工進行實時監控,并將監控信息反饋到預警部門,使相關人員及時做好相應的預控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值得在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預警系統
1 工程概況
2 建立安全預警管理系統的作用
(1)能夠對項目的安全級別進行科學的預算,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
通過研究歷年來我國建筑行業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類別發現,事故類型通常包括下述五種,分別是物體打擊、高空墜落、觸電事故、施工坍塌以及機具傷害。所以,通過采取必要的安全預警管理技術, 建立建筑工程的安全預警管理系統,根據已經掌握的數據資料, 合理設置預警指標參數,建立起能夠保障重點施工環節、兼顧其他施工內容的安全監測體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2)可以促使企業進一步創新安全管理工作模式。
確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夠與時俱進。根據當前的施工現狀,很多施工單位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都按照三級管理制度實行, 也就是施工單位、項目部分以及施工班組進行三級管理,無法統一對整個企業所擁有的施工資源進行管理分析,在把各項安全任務分解安排下去的同時導致各個級別管理之間的安全因素相互交叉、互相制約。另外,在企業安全管理過程中由于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忽略客觀因素產生的影響。企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重視制度的建設情況,但是在執行上的力度卻明顯減弱。工程施工過程中對規范的認識不足,總是以經驗取代規范。在安全工作逐漸成為關鍵工作內容的今天,施工單位一定要將可持續作為其主要的發展目標,不斷地探索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
3 建立建筑安全預警管理體系應遵循的原則
①科學性。在建立安全預警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客觀反應實際事物的本質為前提,真實地反應出對建筑物安全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與此同時,明確每一項安全預警指標的實際涵義,劃分各個指標之間的界限。②可行性。確保每一項安全預警指標的設置都能夠得到充足的數據支持,同時要求具有其實際意義,盡可能地將評價程序以及工作步驟簡化,提高安全預警管理體系的操作性。③系統性。在建立建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系統性原則,由于其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在選取指標的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分析評價對象的各個方面,確保總體目標在保持一致的同時各個子目標之間也可以相互聯系,共同反應整個安全預警管理的內容和任務。④動態性。在不同的施工建設階段,導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也不同,很多危險因素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指標也需要不斷地隨之改變。⑤可比性。在現有數據分析方法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將各種指標進行量化,以此來對指標出現的變化從縱橫兩個方向上進行對比。
4 建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設計的具體思路和程序
從系統非優理論我們可以知道,“優”主要分為最優和優, 代表了成功的過程以及得到的結果;而“非優” 則主要分為失敗以及在可以接受范圍內的較差的過程以及得到的結果。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系統一般都屬于“非優”范圍當中,所以從“非優”的角度來對建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進行思考和分析是一種較為適當的方法。我們可以將這種設計思路稱為“非優思想”,然后通過該思路來確定建立建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的具體程序:①全面收集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類型以及事故發展情況, 通過利用數理統計等方法將事故狀態統計出來,建立安全事故信息庫。②將系統科學原理作為建立安全預警管理系統的指導思想,做好對搜集到的各種數據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工作,找到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次要原因,通過構建預警指標體系,科學客觀地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安全狀態進行定量估計。③對工程項目建設的每一個狀態進行科學評價,盡可能準確地預測各個狀態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對比和計算趨勢值與預警準則之間的關系,及時發出未來可能引起安全事故隱患的警示信息。④根據警示信息,安全管理人員需要及時對安全事故的狀態進行精確判斷,找到引發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采取必要的預控措施,避免嚴重事故發生造成較大的損失,防止安全事故出現惡化。⑤在采取了必要的預控措施之后,需要做好整個工程施工情況的實時動態監控,并根據工程安全狀況的變化情況不斷地調整安全預警管理系統的具體結構。
5 建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的基本內容
根據宏觀經濟預警系統的基本構造情況,我們同樣將建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劃分為四個重要構成部分。如圖1所示。
圖1 建筑施工預警系統的基本內容
(1)采集調查系統。
在進行信息分析以及采取預警措施之前,一定要做好相關數據信息采集調查工作,及時準確地獲得相關資料才能夠對安全事故進行判斷。一般情況下采集到的數據資料不僅可以用月度或者季度數據,同時也可以使用年度數據,不過建筑工程安全預警數據信息并不一定要按照時間來進行嚴格排列,也就是說數據采集注重的時點數據,這主要是由建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具有的系統性決定的,在對事故發生率進行對比判斷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掌握到的數據資料來與其他施工單位進行比較,并不是與自己過去的情況比較的。因此該系統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及時提供相關的動態信息, 確保建筑工程項目能夠獲得及時的信息反饋從而加以驗證。
(2)安全分析系統。
安全分析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對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對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事故概率和發生規律等進行研究,建立發生各種安全事故狀態時產生的預警指標體系,掌握各個指標的具體波動情況,了解其與施工總體安全狀況之間的關系,并與其他施工單位的建設情況進行相互對比分析。
(3)預警信號系統。
在對該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般會先選擇一組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工程項目安全狀況所具有的敏感程度的相關指標,通過采取適當的數據處理方法,把若干指標進行綜合,利用類似于交通信號燈的標志,分別對每一個單項指標以及綜合指標發出與其相對應的信號, 觀察各個信號的變化情況,在充分分析該行業歷史數據資料的基礎上,盡可能準確地預測該工程項目的安全發展趨勢,便于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采取必要的調控措施。
6 總結
在我國國民經濟構成中,建筑業屬于一項支柱產業,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情況。在建筑業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越來越發揮了其支柱產業的作用,但是安全生產也成為了一個社會焦點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為了確保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更加標準化,在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時一定要及時采取必要的解決措施進行處理,進一步加強建筑行業的安全管理力度,通過相關的安全預警管理技術,建立安全預警管理系統。